视频 | 为什么是上海Ⅳ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四个脱钩”
时讯
上观新闻
2021-12-27 10:30:44
【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7月1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四季)——新时代·新征程·新奇迹》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又体现出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身处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海如何牢记重托勇担使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这是一道正在进行的考题。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检验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初心和使命的践行。
第三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四个脱钩”
主持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破解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理论难题,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双赢”转变。而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又将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呢?
绿色发展,就是在遵从生态环境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要让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
诸大建(同济大学教授):过去三十年来的上海绿色发展,主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消耗方面实现“四个脱钩”:第一是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用地消耗脱钩,第二是生产消费与废弃物排放脱钩,第三是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第四是交通出行与小汽车依赖的城市发展模式脱钩。
主持人: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在崇明举办。这不只是一次花展,它全方位展示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最新成效和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图景。
诸大建:崇明岛的谋划已有将近20年历史了,它包括三个系统:一是生态经济系统,二是生态社会系统,三是生态自然系统。更重要的是,这三个系统不是并列的,是在一个大的生态基底上有园区的生态经济,有城镇的生态社会,在一片绿色中实现经济社会繁荣,这就是崇明岛要倡导的上海绿色发展、绿色品牌的形象。
主持人:2021年7月1日起,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3座城市公园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十四五”末,上海将有1000座以上的公园,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分钟到10分钟有绿、骑车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
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生活方式的更新。作为我国首个进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从2019年7月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如今,市民们已习惯了这件每天必须要做的“麻烦事”。
曾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除了开始执行垃圾分类之外,我们还在推动城市的绿色交通、绿色商务,在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型产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要把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上海城市生产、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更宜居,让我们的城市充满更多的魅力,在国际上拥有更好的知名度,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主持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明确,要把上海努力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这一目标背后反映的是城市发展与治理的观念和模式的转变。
建设生态友好的城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体现,是未来上海发展的重要目标。
曾刚:上海的绿色发展既是一个生态环境课题,也是一个城市治理课题。只有让城市绿色生态发展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上海的绿色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第一要加强上海与周边城市、周边机构和周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合作;第二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社会合作的新机制,提高绿色发展和绿色治理的效率;第三要鼓励社会参与城市环境发展与治理。基于这三点,上海的生态建设在新时期一定能展现出新局面,同时也为上海在国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可靠经验,也成为全球范围践行绿色发展的先锋和示范。
主持人: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既是重任,也是责任。作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上海将继续作出生态发展的表率。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