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速到高质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出高分答卷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11-07 08:28:06
强劲活跃增长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现代化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在11月6日举行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高度评价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取得的出色成绩。随着一体化红利不断释放,带来了实打实的民生“获得感”,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其他地区开始复制推广。活动现场还首次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2021)。
三年大变样,一体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三季度的24.5%,对全国经济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对全国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已取得重大成果,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真实写照。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原点为例,过去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交接处是有名的“三不管地带”,发展缓慢。如今,示范区的新地标——总投资290亿元的水乡客厅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将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沪苏浙交界地的蝶变,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此相印证的是,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显示,2020年最新一期指数为178.90点,自基期(2010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99%。新华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张小军表示,该指数创新性地构建了区域宏观发展和城市流量监测两个层面的测度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一把“数字标尺”。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迫切需要数据的支撑,进行量化测度和评价”。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希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起到“温度计、风向标”的作用。
制度创新,共绘民生“幸福圈”
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6000公里,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6.1%,平均水质优于Ⅲ类水占比81.43%,每千人拥有4.81名卫生技术人员,每10万人中有18416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系列指标的背后,是长三角城市群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起步,在公共服务、生态治理、协同立法等各方面实现了“同频共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越建议,继续强化长三角地区的系统化战略布局,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和体制机制掣肘,制定跨省域的规划建设导则,如制定长三角统一的战略规划、用地规划、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划等;设立专项管理局,对港口、机场、铁路等战略性基础设施资源统筹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长三角各城市在医疗、教育、文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得益于一体化深入推进,三省一市以科技赋能、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以医疗领域为例,通过推进“互联网+”医院医保结算联通,建立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联防联控、血液应急保障等方面合作机制,同时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探索实践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截至2021年4月,长三角区域异地门诊结算已达398万人次,异地住院结算达105万人次。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先行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已推出两批八大类7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向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推广复制的经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建议,在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中,聚焦“有限目标”、着眼“关键行动”,既有具体项目一事一议制度的弹性,也有整体框架性协同治理制度的约束,在不断实践中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治理。
群策群力,科技创新共同体加速推进
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数据显示,长三角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长期占据全国总数三分之一左右。今年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全面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科创和产业融合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近期,由21家金融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金融同城化服务创新发展联盟”宣告成立。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齐红表示,作为首批创始成员,建行将在促进金融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金融机构协同联动、加强金融风险联防联控等方面着力,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认为,长三角各城市应在产业链上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如上海和合肥围绕上游的科学研究领域发力,苏州、宁波重点推进中游的技术应用研发,在有制造业基础的地区实现由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以及后期实现量产推向市场。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要素在于“四个一体化”,即市场一体化、要素一体化、生态绿色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他建议针对数据、技术、碳资源、创新资源等新型要素,制定开放的规则,形成自由流动、自由交易的统一平台,激发市场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