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生活在非洲 ③丨这16年是华丽冒险 也是最美时光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019-03-16 17:52:04

在非洲东北部国家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当地时间2018年3月10日下午,上海外经集团副总裁陈意与6名中国同事开完会回到驻地准备吃饭,手机跳出了埃航ET302坠机的消息——载有157人的客机坠毁无人生还,机上载有8名中国人。

首都阿斯马拉


消息来得有些迟滞,厄立特里亚信息通讯落后,驻地有2G网络,外面基本没有信号。相隔一天的3月12日,陈意的6名中国同事就要启程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搭乘埃航客机回到广州。

震惊之余是短暂的静默,陈意问同事,是否要换一家航空公司,改签别的航班回国。六名同事,四个年轻人分别是85后,90后,两名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快60岁了,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建工外派非洲的中国员工大多都是这样的“老少配”。六个人都没有改签,还是决定按照原定计划回国。

陈意和同事


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现在是非洲最重要的中转地,如今埃塞航空大有赶超迪拜趋势,成为世界通往非洲的主要门户。在非洲航空公司中,埃塞拥有最大的中国航空网络,可以飞往中国五个城市,包括香港、上海、北京、成都以及广州。

和外方人员开会


“坠机事件发生后,我就知道机上会有中国同胞。很惋惜,毕竟都是奋战在非洲的同志,尽管没有交集。”80年出生的陈意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建工集团,第二年就被派驻非洲工作,辗转苏丹、埃及、加纳、赞比亚、利比亚等非洲各国,2013年来到厄立特里亚,现在是建工旗下外经集团副总裁兼厄特分公司总经理,在扎拉矿业担任执行董事。

陈意指导当地技术人员


厄立特里亚(简称厄特)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共和国,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厄特金矿采矿现场


厄特也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整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呈沙漠状态,由于连年干旱,当地经济困难、物资匮乏。外经集团厄特分公司在当地管理着金矿、涉农、电站、公路等多个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维保工作,员工国籍多样化。公司各项目部多在条件艰苦之地,首都阿斯马拉2000多米高原,干燥缺氧。矿区常年气温40度以上,尘土飞扬,从阿斯马拉到矿区要穿越无人区,路途遥远,运输物资单程就需要十小时。电站项目所在的马萨瓦湿热高温,公路现场地形陡峭。

矿区自建营地


厄特当地没有大型超市,没有购物中心,也没有游乐场、正规电影院等文娱生活设施,信息通讯也十分落后。离开驻地和办公室,就没有无线网络。“非洲其它国家是经常停电,厄特是偶尔来电。”陈意笑说,厄特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供电,首都阿斯马拉每天晚饭时间供电。刚开始都是自己装柴油发电机,马萨瓦电厂建成投运以后,首都的供电才比较稳定。而扎拉矿区所有的设施都靠自建,大家在矿山的无人区植树建房,从13公里外的河道打深井取水,通过输水管道送到营地和厂区,五年时间在一片不毛之地上生生造出一方绿洲。

厄特分公司年轻人和当地人


厄特当地政府希望尽快开发矿业,引进外资振兴当地经济。开始做项目的时候,当地人并不相信中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想要用加拿大的开采模式做样板,后来他们发现中国人的技术和管理自有一套,才慢慢服气了。2016年,扎拉金矿就已经正式投入商业运营,2015年底产出第一批金。金矿建设完成当年产金,在质保期内就达产达标,不仅在当地,就是在世界都是非常傲人的成绩。

厄特分公司年轻人和当地人


厄特公司有500名员工,中国员工100多人分散在项目各地。派驻非洲当地的员工大多是85后,90后,大家集中居住在一起,更像是集体生活。厄特当地食物是传统的埃赛俄比亚薄饼“英吉拉”。不过公司还是在驻地安排了中国厨师负责员工的伙食。项目营地上,工人四人一间,管理人员两人一间。首都阿斯马拉的住所也是集中居住。


相比国内,当地的业余生活是枯燥的,除了棋牌、唱歌、看电视等常规娱乐项目,公司偶尔会组织中资公司联谊,每周六的足球赛和篮球赛,中国人和当地人一起参与,俨然是一支多国球队。在扎拉山下与抢夺食物的狒狒斗智斗勇,在马萨瓦海边抓螃蟹、捞海胆,也成为一种特别的非洲体验。

今年是陈意在非洲的第16年,虽然家在上海,不过在这16年中,陈意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非洲。“厄特当地人都很淳朴,对中国人也很友好,路上汽车抛锚了,很多人都会赶来帮忙。”中国在非洲当地投资建设以及无偿援建的许多基建项目,包括铁路公路电站等,极大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也让厄特人心存感激。

“大概有十多年春节都是在非洲过的,现在才逐渐开始两头跑,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非洲。相比上海这样快节奏的大城市,现在对于非洲倒是有着别样的感情。”陈意说,因为埃航空难事件,人们开始关注到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但事实上,这些年来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有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非洲大陆打拼。他们的名字并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在非洲大陆建起的铁路、公路、桥梁、矿区和电站却真实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

紫楹花开


“非洲工作节奏很慢,没有了网络和外界的干扰,倒是可以沉下心来专心做事。”陈意告诉记者,六位同事已经安全抵达广州,这一路上,他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通话持续了一个小时,因为网络原因中断了多次,陈意说话沉稳,成熟度远超许多同龄人。在迟滞的网络通讯里,可以依稀听到当地婉转的鸟鸣。三月中旬,正是紫楹花盛开的时节,也是阿斯马拉最美的时光。每逢寒暑假,陈意会把儿子从上海接来阿斯马拉。“每天晚上你可以看到满天繁星,就像小时候的夜晚。如果当时没来非洲,我就是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族。在非洲的16年,就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这是最难得的经历,也是最美好的时光。”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