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5″

视频 | 与世界对话丨专访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弗里德里希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彬  应鋐

2023-03-07 13:17:37

他1998年进入德国联邦议院,曾任内政部长、粮食和农业部长、副议长等职,是德国资深政治家。


他是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多次来访中国。他参与倡导成立并担任主席的“中国之桥”协会,成为两国友好交流的新机制。



他就是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前副议长。日前,弗里德里希接受东方卫视记者专访。


记者:2022年德中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980亿欧元,同比增长21%,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您怎么看这些数字?


弗里德里希:这些数字表明,中德双边贸易非常稳定,经济关系向好。我们不能让那些片面的报道对中德经济交往产生负面影响。携手向前,互相成就,续写德中经济的成功故事,这对两国都有好处。


从德国的角度来看,不可否认,我们希望能改善贸易逆差。目前,我们从中国进口的东西要比出口的多得多。希望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平衡这一点。


记者: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人不断煽动对华“脱钩”。不过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复强调,德方将坚定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您怎么看他的表态?如果与中国“脱钩”,对德国经济和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弗里德里希:总理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深德中双边经贸关系,这正说明他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政治家,他见证了几十年来德中经济关系的重要发展。


任何企图将欧洲与中国分开的想法,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我们相互依赖,经济上更是密不可分。因此,双方不可能“脱钩”,至少从我的角度是这么看的,相信中国也不愿“脱钩”。


记者:近期,多家机构发布了2023年全球经济走势预测,普遍将增速预期下调至2.3%左右,而中国经济增速在4.5%-5%区间内。您如何看待这些预测?


弗里德里希:我认为这些预测还是比较客观的。全球经济正在复苏,新冠疫情已基本结束,虽然俄乌冲突等因素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说,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应当是向好的。


4.5%-5%的经济增速对中国来说,也很有可能实现。实际上,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消息。过去,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时,负面影响也曾传导到欧洲。相反,中国经济情况好转,对欧洲商品的需求增加,这或许还会逆转双边的贸易差。


弗里德里希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陈彬专访


记者:也有机构认为,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出口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可能会拖累中国经济复苏,您怎么看?您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要克服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弗里德里希:我认为你刚才提到的这三点都必须认真对待。首先,要让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巨大份额的房地产市场恢复正常,肯定是一个缓慢并且充满挑战的过程。至于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问题,政府可以用国家投资来弥补私人消费方面的不足。此外,就出口而言,我相信中国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力,出口不会出现滑坡,中国今年的出口势必保持稳定。


记者:德国有很多企业与中国关系紧密,包括博世、梅赛德斯-奔驰等等,不少德企每年都参加进博会。1月底,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来华考察,接下来,奔驰高管也计划到访中国。您怎么看近阶段,跨国公司高管密集来华?


弗里德里希:随着旅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放宽,今年会有更多大公司的负责人来中国。三年疫情告一段落,现在人们终于可以重新开始线下见面了。双方建立信任非常重要,而这很难在视频会议上隔着屏幕实现。和对方面对面沟通、交谈、相处,这是良好经济关系的发展基础。


记者:2022年是中国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作为欧盟最重要的经济体,德国与中国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务实合作,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压舱石。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与德国和欧洲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另外,被冻结的中欧投资协定今年有没有可能实现“破冰”?


弗里德里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促进各级人员的交流,两国的科学家、政客、企业家都应该开展交流,这是往前走最重要的前提,如果双方能够真诚地交流,我们一定能共同取得优秀的成果。我们肩负着影响全人类的重要任务,比如气候保护,环境问题和循环经济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携手面对,中德都应该建立这样的认知。


至于中欧投资协定,我当然希望能够尽快达成,但具体的时间点还未可知。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正在发生新的一系列变化,这给达成协议造成了一些困难。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