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徐玉玉悲剧的背后 法律咋就成了皇帝的新衣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扬轲

2016-08-26 15:40



让我们再次还原整个事件过程:山东临沂18岁女孩徐玉玉以568分成绩刚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8月19日下午接到171开头的陌生电话, 称有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按照该电话指示,她把家里连借带凑准备好的9900元学费汇给对方,之后方知受骗,到派出所报案后在回家路上突然气极昏厥而 身亡。


被骗猝死大学生 徐玉玉


倘若不是悲剧由此而生。或许,徐玉玉也只能和绝大多数受害者一样,和着血咽下这口不平气。人们在同情之余,将其归结为倒霉之列。一个人遭遇或许是倒霉的意外,那么请看下面一组数字:


2013年,电信诈骗案发案就已达30余万起,群众被骗100亿元。


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40余万起,群众损失107亿元;


2015年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约200亿元;


2016年,仅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就达28.7万起,造成损失80余亿元。


——以上数据均来自公开权威的媒体报道


电信诈骗发案数量急剧增长


全国几十万人一起,上百亿的经济损失,这恐怕就不是“触了霉头”那么简单的了。回到徐玉玉事件本身。有报道称,在徐玉玉受骗的同一天,她的多位同学也先后接到了类似诈骗电话。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

方正宇


方正宇:一种可能性是所谓的叫做主动的泄露,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一个学校他掌握了一个学生信息,可能是内部的某一些人员,我直接打包把这个信息就卖给外面的相关机构了,当然我们不做最恶意的猜测,也许没有想到是卖给诈骗团伙,他想到的是,可能卖出去以后,发一点小广告,针对学生群体或者推销,或者招打工,他觉得我卖给的就是这些骚扰信息,觉得出不了什么大事,但没想到这些信息当落到了诈骗团伙手里,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效果,这是一种主动泄露,还有一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要提醒所有的学校注意的是被动泄露,以前有过一些案例,就是我们用一些非常简单的黑客手段,就可能在一些校园的学生信息网上,直接可以批量的下载到相关的信息。

无论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个人信息难道就没有法律来进行保护吗?有。比如,刑法修正案九中,就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是,但是,但是,作为资深法律从业者,方正宇坦承,“实践中就这个罪名,判的的确不会很重。”

方正宇:因为我们说他贩卖信息,这个信息有可能多种用途,有的是用作诈骗的,我们说可能产生最严重的后果,有的可能是广告骚扰,相对而言可能对社会的危害性,没有那么大。就是说后果具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会从轻,罪名判不重。


不再动不动就喊打喊杀,起码不是件坏事。不过,这也不等于是不闻不问吧。既然咱们都能将远在天边的逃犯成功“猎狐”了,为何大国公民的基本信息却守护不了呢?


向小田


向小田:因为在这个电信诈骗,或者是说信息的贩卖这个领域里面,你如果要查处相应的犯罪嫌疑人,要派出大量警力,要动用大量的财政的支出。所以我们目前在其他的方面,其实警力上也是不够的。

如果,你的心理素质足够坚强,接下来我要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电信诈骗破案率——据2015年10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不足一成”。今年5月25号,大河报的统计认为,电信诈骗频发破案率不足1%。而昨天,荆楚网给出的数字是不超过3%。

警察蜀黍表示无奈,我们正满大街贴条抓违章呢,哪有时间去满世界找骗子。这个背锅侠咱坚决不当。再说了,抓不着不是因为骗子太狡猾,而是有一个叫电信的哥们儿放了鸽子。他当初可是答应的好好的,要实名制的。

向小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电话号码是实名了别人,是实名了一位姓陈的先生。我用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我想肯定在这个诈骗的案例里面,或者很多其他的诈骗案例里面,你虽然用的是实名的,你用电信运营商去查,但是实际上,你他查到的那个人,跟他背后使用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根本就不是一波人。




然而这样的漏洞,本不该是个漏洞。在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反恐怖主义法》当中明确规定,电信没有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区提供服务的,最高可以处以50万元的罚款。可是,谁来检查,谁来罚?

好吧,讲真,天下无贼只是想想的,天网恢恢可不能只是讲讲的。

(实习编辑:祝闻豪)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