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海上书画第一名记”,却从未当过文化记者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8-10-26 10:55
《海上收藏世家》、《收藏大家》、《谢稚柳传》、《唐云传》、《林风眠传》、《程十发传》、《张伯驹传》、《张珩传》,都出自他的笔下;陈佩秋先生称他对海上书画界的了解,特别是对谢稚柳先生的生平资料收集研究,都可以说是第一人。因此,放眼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书画界、新闻界,他被称为“海上书画第一名记”,也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他就是郑重先生。
陈佩秋先生与郑重先生
郑重先生今年已经83岁高龄,说起话来一如他写文章的风格——平实、酣畅,有时候实在得让我们这些晚辈肃然起敬。比如很多名家都为他写过字画,当被问及有没有卖过这些字画时,郑重先生没有半点迟疑,毫不避讳地说:“没钱的时候,就卖一点。但我自己没花,就是在我小孙女最需要的时候支援一下。看看没钱了,就再卖一点。”
郑重先生
郑重先生的父亲当年卖了两车的高梁才供他读上了复旦大学。在经历了患病休学之后,继续学业, 最终投身于《文汇报》,从事新闻工作。虽然他撰写的书画名家传记著作等身,但他在报社却从来都不是一位文化记者。“翻开我的简历,一年一年看过去,我什么记者都当过,就是没有当过文化记者。”陈中伟医生第一例断手再植成功,吴孟超医生进行肝脏开刀,蔡用之医生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成功,这三则医学首例报道才是郑重先生申请评定高级记者的业绩。
陈佩秋先生与郑重先生
与海上书画名家结下情缘,缘于“文革”期间。当时这些书画名家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牛鬼蛇神”。而郑重先生却想与他们结识,去看望他们,“我当时就有一个感觉,就是将来这个社会,我们能不能看到这么一批人, 恐怕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人了,我们也不会再见到这样的人了。”通过慢慢的交往,他与很多上海画家成了患难之交, 更与谢稚柳、唐云、来楚生、张大壮、刘旦宅等人成为挚友。
“一开始,我也不了解他们谈的是什么——听不懂,回来以后就看他们提到的书, ”郑重先生说:“慢慢地就一点一点谈进去了,后来就好像变成了内行的样子。”在他看来,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聊天更为确切,“我事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掌握了,做的不是一件采访的事情,而是拉家常,完全没有采访的概念。因为我不是代表《文汇报》去的,就是当作一个记者朋友,利用业余时间,报社的文化记者采访新闻的这块我不接触,和《文汇报》有关的事情我也一概不问。现在环境不一样了,艺术家的工作也不一样了,还有谁愿意拿出那么多时间来和你交谈呢?我现在也不串门了。”
郑重先生笔下的名家
当年,郑重先生为这些书画名家写的文章都是通过投稿的方式在《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得以发表。虽然郑重先生一生从事新闻工作,写了不计其数的新闻通讯, 却自称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介布衣”,没有得过任何新闻奖。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新闻写作的孜孜探索。他曾经试图把中国散文传统融入新闻通讯,“把通讯写得散文化,疏朗、飘逸、空灵”,而在撰写人物传记的过程中,《史记》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更多地运用史学的方法,用考古及历史材料来说明问题。这也就避免了很多作家在撰写人物传记时,过多地彰显自己的个性,缺少客观依据而引发争议的弊病。郑重先生写文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给采访对象审稿,“以前写好谢稚柳传、唐云传,我说要给他们看,老爷子说‘我不看的,这是你的作品,我看它干什么’。现在你们写我,怎么讲怎么写,我也不看的。”
“像郑重先生退休以后还在做‘记者’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果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了。郑重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而且在离开《文汇报》这一发表平台以后,自觉地把目光转向著书,去开拓一个新天地。”与郑重认识多年的上海文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祝君波说:“他的书大多与文史相关,从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机构的文史资料发掘、研究开始,整理出翔实可靠的史料,写出人物一生的成就和悲欢,展现出时代的宏大背景、故事发生的原因,给人们颇多启发。很多史料非他抢救,早就湮灭了。郑重不仅是位记者,而且是由记者上升到了文人、学者。”
郑重先生书法作品
这一次,祝君波作为策展人,为郑重先生上海市政协展览厅策划了一个为期5天的“百里溪翰墨缘•郑重书艺展”。对于书法,郑重先生更多的是在于“玩”,在于自娱自乐。正如祝君波所说,由于郑重先生与收藏家、书画家交谊甚广,阅历无限,又与谢稚柳、陈佩秋、唐云、刘旦宅、程十发交往甚笃,所以“近墨者黑”,悟道很深。他的书法也就形成了亦庄亦谐、挥洒自如的特点。这次书艺展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他收藏的当代大家写给他的作品共计近30件,他多年写的信札——大多是与师友及女儿的通信还有80幅他近年的书法作品。
刘旦宅书法《百里溪》
走进展览现场,映入眼帘的第一幅书法作品就是刘旦宅先生书写的“百里溪”三个大字。“百里溪”是郑重先生故乡——宿州的一条小河,也是他的斋名。这个书艺展对于郑重先生来说展出的不仅仅是书法作品,更多的是展出他的记忆,“特别几幅对联都是我记忆中的事情,展出我和前辈的交往,展出我的经历。这样就把我赤裸地展出在朋友面前,使朋友对我有了了解。”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