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上海累计造血干细胞捐献472例 话剧《髓愿》首演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健慧
2019-10-06 17:19:20
“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 2019年上海市青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统一行动暨大型公益话剧《髓·愿》日前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 活动现场, 23位获得2018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授予了荣誉奖章。
金山农民画描绘出的万家灯火构成了舞台背景,身着一袭红裙、演奏着小提琴的少女出现在舞台中央,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演员们陆续登场,演绎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中国首部反映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像的舞台剧,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倾情演绎,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创作的现代都市公益话剧《髓·愿》,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互动交流的表演方式,演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大爱故事,抒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赞歌,展示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特有的温度、高度和厚度。该剧由编剧李然创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执导,桑琦担当舞美设计师,演员陈姣莹、吴静、李晨涛、章静、刘晓靓、倪培雯、程子铭、刘春峰、李超、司琨联合主演。
1992年,中国启动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1996年8月,全国首例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获得成功。1999年,全国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组织——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在沪成立。2001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联合开展“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
截至目前,上海分库已累计实现捐献472例。其中,涉外捐献22例。上海是中国首个捐献超过100例和200例的省级分库。在“金山好人现象”的引领下,2018年1月,来自金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的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所长曾德才成为全国第8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既是上海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又是移植医院,是全市医疗机构中动员捐献人数、实现捐献人数双第一的医疗机构。
一个人的选择,直接关乎到另一个生命是否能够延续下去。通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们的演绎,《髓·愿》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活生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髓·愿》的主创们在排演之前曾走访了一些亲身经历者,包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生、志愿者等,搜集创作素材,汲取鲜活的故事和人物元素。编剧李然表示:“我走访了很多真正的志愿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非常触动我的一点,就是他们的眼神,那种纯净和热情,是真的。越走进这个项目,我个人的收获和感触越深,能够有幸参与这样的剧本,我自己是觉得非常荣幸和光荣的。当他们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感动的。他们看上去非常的平凡,但做出了非常伟大的事,他们拯救人的生命,这是真正大爱的存在。”导演周小倩则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救人救命,让新的生命开始,这是我们做这出戏非常重要的意义。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仅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举动,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作为该剧的导演,自己深感责任重大,有义务将志愿者的无私大爱结合剧本在话剧中加以体现,从而更好地表现出造干捐献工作的重要性。”
该剧主创团队希望看完这部剧后,更多观众能真正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能拯救病患生命的手术。希望剧中人物的故事能够引起大家对生命的热爱,并力所能及地向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能够有更多青年人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入库志愿者,为病患点燃生命的希望,让可以避免的悲剧不再发生。
生命科学是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为人类战胜疾病带来新的希望并已成为根治白血病等疾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 75 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的患者必须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不同个体的HLA千差万别,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在非血缘人群中,配型成功的概率较低,一般仅为几千到几万分之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编辑:周一)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