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 距离通车又近一步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斌 陈格敏

2017-07-07 14:14

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今天正式全线贯通。作为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三地的超大型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由主体桥、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而海底隧道的贯通,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贯通,大桥全线贯通也进入了冲刺阶段。

港珠澳大桥主体采用“桥—岛—隧”方案建设,去年9月27日主桥建筑已经贯通。今天贯通的岛隧工程,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包括两个面积为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和一条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为国内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埋深最深、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隧道埋在海平面底下大约有45到50米,也就是大约有15层楼的高度。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约6.7公里,最深处位于48米深的海底。隧道由33节预制沉管以及一个长约12米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拼接而成。这33节沉管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最大排水量8万吨,仅仅这样一个单个标准管节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还大。要把33节“大块头”分毫不差地在海底对接,要面对着海流、淤泥回流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干扰,难度非常大。



据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王强介绍:“其中E15管节的安装我们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才把那一节管成功安装好。当时遭遇了回淤的影响,导致了我们沉管三次出坞,两次回拖,最后安了三次才安上。 ”



从2013年5月2日首节E1沉管开始浮运安装,到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安装,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四年,创造了“一年十管”,“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等多项世界纪录。同时,港珠澳大桥建设还用了世界上近乎最苛刻的标准,做到了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而与深海沉管隧道紧密结合的就是东、西两个人工岛。由于考虑到环保、施工周期等因素,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设计也采用了先进的建设工艺,让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副总经理尹海卿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工程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首先是我们人工岛的填座,采取了大直径的钢圆筒插入海底,形成的一个围护结构,实现了快速成岛,比常规的工艺提前了一年半到两年的工期。 ”




沉管隧道双向共六车道,分为两个行车洞,空气流通方向按照车流方向由洞顶上的多组大型悬挂式射流风机呈送,该风机既可以吸入洞外的空气,也可以排出洞内的汽车尾气,记者在隧道中感觉呼吸也非常自然。另外,海底隧道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救援工作展开。根据设计,如果海底隧道内发生事故,救援力量在3分钟内就能到达,桥面上发生事故,5~7分钟内也能赶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斌 陈格敏 实习编辑:胡晓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