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视频 | 视频|【子午观潮】南海“稳”了 为何还有人“扎心”?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祎 毕俊杰

2017-05-19 19:18

“一带一路”盛会已经落幕,但“后劲”依然十足,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好成绩还在不断刷新,眼下,该在南海发力了。

  

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15周年,也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1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4次高官会在贵阳举行,会上,中国与东盟十国外交部高官审议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而在此前的15日,中越两国发布的《中越联合声明》称中越两国领导人同意在海上问题不采取使争议扩大化行动,一致同意继续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

  

眼看着,令我们头疼多年的南海问题就要大踏步的向前迈进,其中最令人振奋的,恐怕还是在19号举行的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



用敲响“开门锣”的方式,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正式启动。会议开始前,双方代表团还互相交换礼物并合影留念,整个仪式都透着“友好”两个字。 

  

此次磋商的出席者包括菲律宾驻华大使罗马纳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罗马纳在磋商之前曾表态称,这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以来中菲第一次进行海上纠纷的双边磋商,首次磋商的目标是为进一步的磋商建立后续平台。而中国外交部则介绍称,此次磋商范围非常广泛,将涉及两国共同关心的所有海上问题,也包括如何加强海上合作。

  

也就是说,无论是敏感度较低的渔业合作、油气开发合作、海洋执法,还是敏感度很高的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等等问题,都在磋商范围之内。这次磋商的意义也因此被不断放大,甚至冠上了中菲双边关系的“里程碑”这样的形容词。 

  

只是双边磋商机制的第一次会议,意义真的会有如此重大吗?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胡波在接受Knews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和以往中菲的谈判沟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对比一下一年前,中菲两国围绕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还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双方能够回到谈判桌上来,坦诚的坐下来沟通,这个意义本身已经很重大。另外,此次谈判的机制,是专门针对南海有关争议而设立的全新机制。以前中菲之间关于南海相关争议的沟通,都是在其它对话框架下进行磋商,很容易被其它议题所冲淡,但这次是专设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再加上这个机制是在中菲领导人去年达成的一个共识的基础上,成功建立起来的,这一步的迈出,用里程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当然,并不是这一步迈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南海争议有多复杂,大家心知肚明。胡波认为,目前中菲还处于建立信任措施和形成共识的阶段,这对于进一步缓和南海局势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南海的争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上一任菲律宾政府的种种做法已经让两国之间有了太多分歧和误会,菲律宾国内排斥与中国合作的势力根基依旧庞大,此次这个双边磋商机制的建立和启动,尽管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的路还很长。

   

不过至少在目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表现,还是颇为积极的。

   

在中菲此次双边磋商即将展开之时,杜特尔特在回答媒体的提问时表示,“如果大家可以在无争论的情况下,共同在南海分享到一些东西,为什么不做呢?”

   

确实,合作才能双赢,而对抗只能双输。要说杜特尔特的此番发言,时机也是刚刚好。因为就在18日,还有一则令人振奋的喜讯,那就是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此次试采的位置,就是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 

   

胡波说,中国试采可燃冰的突破展现了中国的海洋科技能力,但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科技层面。我国成为世界海域可燃冰开采的领跑者,就说明了中国有能力在南海的共同开发上发挥更大作用,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能够帮助其他南海周边国家进行相关的开采和开发,这肯定会有助于中国进一步管控南海的局势,并推动海上的务实合作。

   

看到中国的这一大成果,估计现在不管是菲律宾还是南海其它国家,对于合作才能双赢这句话,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随着南海局势的回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越来越近,某些国家却越来越“扎心”了。

   

按照过去几年的规律,现在正是南海上美菲军演如火如荼之时,不过今年这次却没见多少媒体渲染报道,原因就是今年菲律宾方面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不仅“缩水”、“降级”,连军演场所也从南海换成了其它地区。据说要不是菲律宾国防部建议,杜特尔特总统原本打算一场美菲军演都不办的,其中透露出的含义,不言而喻。 

   

美国的郁闷是必然的。一直以来在南海挑事就是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其中拉拢菲律宾和越南,又是美国一直以来的“最佳选择”。如今眼看着中越达成了共识,中菲磋商也在破冰,南海地区的博弈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围堵中国的政策正在遭遇重大打击。

   

此时杂音也就出现了。 

   

5月18日,美国媒体称中国两架喷气式战斗机17日在东海上空对美国一架核侦察机进行了拦截,其中一架战机直接在美军机面前作了桶滚动作,美媒称,美国官员并没有说此次“对峙”是否是被认为是不安全的,但是,美国侦察机方面称中国方面的行为是“不专业”的,并称“美方当时是根据国际法进行作业的”。虽然这次拦截是发生在东海上空,不过在此时又开始渲染与中国战机的遭遇,把中国正当维护自己海洋权益的行为说成是“不专业”的,可见就算在南海问题上难以再掀风波,美国挑事儿的心思仍然没变。 

   

同样发出杂音的还有美国在亚太仅存的铁杆盟友:日本。

   

前两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新西兰总理英格利希发表联合声明,声明里表示关切南海“紧张”局势,还提及了早就翻篇儿了的南海仲裁案。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想再掀起点什么波澜。



对此胡波认为,日本一直希望介入南海,并且一直在外交舆论甚至军事方面加大介入南海的力度,这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但如今美国在南海的介入力度其实已经缩小,但日本仍然跳在前面,就显得相当突兀。特别是在南海局势迅速降温了之后,日本依然想方设法滋事,这个是需要引起国际社会注意的。

   

胡波同时强调,正是因为这种杂音的存在,我们对于南海局势的发展还是应该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现在南海局势有了显著降温,中国与东盟国家也走的越来越近,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说南海部分敏感争议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美国日本的根本立场也没有大的变化。只不过现在特朗普政府暂时不愿意在南海有过多的动作,暂时不想在南海激怒中国,这样对于我们推进南海争议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小的窗口期,但这个时期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祎 毕俊杰 编辑:曾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