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新闻放大镜

视频 | 生长激素被当增高“灵药” 热销背后有何猫腻?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阮丽  游玮

2024-06-03 15:20:59

近日,“6岁孩子打生长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给孩子打“增高针”或生长激素的经历,称孩子虽然长高了点,但是各种副作用也随之而来,非常后悔。



来自深圳的何女士说,孩子6岁的时候身高只有109厘米,对照网传的儿童身高体重表来看,属于“矮小”范围,于是带孩子去医院打了一年的生长激素。效果显而易见,孩子的身高在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但这期间,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直接病因。随后,何女士选择停止打生长激素,之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


无独有偶,北京市民苏女士的女儿9岁时身高134厘米,在某私立医院被诊断为骨龄偏大两岁,于是苏女士便让孩子补充生长激素来“追高”。谁知打完第一天,孩子就出现头晕呕吐、完全无法进食等明显不适症状。医生判断,可能是生长激素导致了颅内压升高,建议症状缓解后再打。不过苏女士此后未敢再次尝试。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以“增高”或“生长激素”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吐槽的家长不少,咨询的家长更多。出于对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担忧,很多人跃跃欲试。那么,到底什么是生长激素?真的是增高“灵药”吗?


生长激素,本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刺激骨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同时调节蛋白质、糖及脂肪的代谢,在视觉上,就表现出身高增加的效果。


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大部分时间都很低,但在运动后、夜间睡眠时或者使用了某些特殊药物后分泌会达到峰值。这些特殊的药物中就包括不少家长趋之若鹜的“增高针”,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一般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短肠综合征等疾病。在临床上,这种药物是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围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血糖升高、内分泌紊乱等,部分儿童在注射后还可能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



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盛介绍,从该科室接诊情况来看,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感觉自家孩子发育身高不够理想,想咨询了解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另一类是确实特别矮小,比如11岁的孩子只有5岁的身高,但是对于打生长激素又有点不了解、有点担心。医生都会根据孩子的检查情况给出审慎的建议。其实身高受多个因素影响,通常在某个范围内都是常见的。家长们在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时,一是看是否与绝大多数同龄人的情况相比,二是看自身的身高与体重是否匹配、肢体是否匀称,如果腿或胳膊特别细、短,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丁宇介绍,身高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大概能起到60%至70%的作用。此外还与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生长激素只是一个方面,打了生长激素也不一定就会长高。因此,该科室在决定是否要用生长激素治疗方案的时候,一方面自己会非常谨慎,会严格把握相关的适应症或禁忌症,该用的才能用,不该用的绝对不用。另一方面也会给予家长一些理性的建议,不要盲目“长高”,而是应该更加关注健康。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生长激素类产品花样繁多,从粉针、短效水针到长效剂型,应有尽有。与此同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不断水涨船高,一年的费用从几千元上涨到了两三万元。如果是所谓定制、高端产品,全程的费用更是高达数万、数十万。不少企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以头部企业长春高新为例,该公司生长激素等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毛利率高达92.27%。在利润的驱使下,越来越多企业不断加入这个行业,相关市场也不断发展壮大。有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73.1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200亿元。


行业的发展壮大,与家长们的身高焦虑不无关系。为了从中分一杯羹,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这种焦虑,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灵药”,甚至公开鼓吹“定制身高不是梦”,让原本无需用药的孩子的健康受到损害。


对此,有律师表示,必须遏制儿童生长激素随意注射的乱象,要加强法律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从根源上规范生长激素的使用,切断儿童生长激素的利益链条。对于受利益驱动诱导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违规行为,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应该形成合力,严厉查处。

编辑: 阮丽
责编: 金梅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