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视频 | 拿着电锯竞选总统,阿根廷米莱真是政治疯子吗?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2-01 18:09

近日,被称为“阿根廷特朗普”的哈维尔·米莱获得了阿根廷总统大选的胜利。这位53岁的政治素人号称要全面实现美元化,还要和中国脱钩。他的当选,将如何影响阿根廷的经济形势、对外关系以及拉美的政治版图?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所长王友明、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教授张婧亭在做客东方卫视、看看新闻Knews《环球交叉点》时,与主持人袁鸣展开讨论。


袁鸣:我们知道,阿根廷确实家里有矿,它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一直是它的立国之本。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样一个政治无力、经济衰败的局面?


张婧亭:我是2016年到2018年在阿根廷的。当时的比索其实就开始通胀了,2016年的时候,我当时的感受是比索和人民比,大概是1比2.5,就是1块钱可以换2.5个比索。但是现在,基本上1万比索,大概等于10块钱人民币。


袁鸣: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张婧亭:在那边生活过,通胀就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切实和人们生活所相关的一个问题。


王友明:其实这里面有个更深刻的原因,也就是阿根廷的政治架构、制度设计,已经超越了它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盲目移植了“西方民主”价值体系,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称,造成了选票政治泛滥和街头政治泛滥。所以阿根廷人动不动就上街罢工了,敲着锅。不是敲锣,是敲锅,非常独特的方式。稍微有一点动静,立马就街头政治,所以街头政治泛滥。一种盲目的“大民主”。所以我们去调研的时候,阿根廷学者说“民主害了我们阿根廷”。


袁鸣:王老师提到的“民主化”,到底是药方选错了?还是“民主化”不彻底?


王友明:它的“民主”是移植了西方的“民主”。


袁鸣:生吞活剥,但是并没有内生为自己的国情。


王友明:没有根据自己的国情设计制度。


张婧亭:现在其实阿根廷人都很困惑,因为没有人能够帮他们。但是中国真的是做了很多,包括像之前经济部长马萨来中国,我们是借了数十亿美元给他,而且两边签订了贸易协议。中国是真正去帮他们的。阿根廷其实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金砖国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中国合作,在“全球南方”扮演他们自己的角色。


袁鸣:但是米莱在他竞选当中,是完全要跟中国断绝关系,直接投入美国怀抱的。


张婧亭:他个人主义,他的情感是一回事,国家的利益是一回事。所以当他真的当了总统之后,他能有的选择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阿根廷不能承担失去中国这个合作伙伴、真心帮助者的风险。


滕建群:阿根廷那里有矿、有地,我们中国的基建能力、轻工业生产能力、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完全可以达成互补。关键是现在的阿根廷,包括现在的米莱,他愿不愿意推行加强和中国合作,还是一味倒向美国?其实阿根廷的政治变迁是一个时代的必然结果。现在很多欧洲国家走向极右,这似乎是一条重要的出路。其实这些极右翼政党领导,如果按照他们的政策方向推行,可能就把这些国家带到了沟里去了。所以现在阿根廷面临着选择,毕竟中国是愿意和它合作的。我们有政治方面的共识,我们有经济层面的互补。我相信对于中阿之间方方面面的合作,是利好的、是共赢的。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