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扰民“震楼器”竟被用来维权 如何有效治理?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12-27 14:29:52
长沙某小区的一起邻里纠纷,将“震楼器”推上了热搜。
近日,长沙开福区某小区业主向媒体反映,同楼栋的两户居民因斗气而互开“震楼器”,让其他邻居不堪其扰。经了解,涉事居民分别居住在9楼和10楼,两户的矛盾因噪音而起。9楼住户称,天花板上常有孩子跑来跑去,非常吵闹。10楼业主称,家中孩子患有多动症,正在治疗。双方矛盾愈演愈烈,9楼住户开始使用“震楼器”。不久后,两家人先后搬离,“震楼器”的噪音也停息了一段时间。但最近,两家人又搬回来了,而且似乎都开始使用“震楼器”。物业在接到举报后对10楼住户进行断电处理,目前社区和派出所等都介入协调。
“震楼器”近年来在邻里纠纷中频频亮相,被当作“噪音反击神器”售卖和使用。记者登录某电商平台输入“震楼器”等关键词发现,少量商家在销售相关产品,页面介绍中有“解决噪音”“反击”“自家不太吵”等字样,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据商家介绍,它的操作便捷而隐蔽,使用时只要贴在楼下天花板上,就会对楼上住户产生噪音。一些产品不仅支持手机遥控操作,还有不同震动档位、定时预约等多种模式。
所谓“震楼器”其实是一种振动马达,原本在工业上用于振动筛分,使用时会发出较大的噪音,经过改装,被当作噪音制造器而进入居民家中。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对“震楼器”存在误解,认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工具,可以用来表达对邻居制造噪音的不满。日常生活中,不少居民楼未做隔音措施,有时正常生活产生的声音,也会干扰到邻居的日常生活,从而导致邻里纠纷。但由于取证难、执法难、维权成本高,这种噪音纠纷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有人会使用“震楼器”来“以牙还牙”进行报复。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想通过“震楼器”来解决邻里纠纷无异于缘木求鱼,不但会让矛盾激化、影响到更多邻居,还会对房屋安全造成隐患。有人不仅把自家天花板震坏了,还震漏了楼上的空调排水管。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害楼体安全。
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使用“震楼器”对他人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的,属于一种侵权行为。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明确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事实上,“震楼器”本来就不是合法产品,它没有产品批文和许可证,生产和销售都是违法行为。今年10月,广州市海珠区法院还专门向某电商平台发出“整治震楼器销售行为”的司法建议,该平台随后也下架了全部相关产品。
律师宋安成认为,应当从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等对“震楼器”进行全链条治理,每一个环节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都要严格进行处罚。对于市面上出现的“震楼器”,要及时封存、不予流通,并通过销售商定位到生产厂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对于非法生产、销售的厂家,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构成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电商平台发现有商家售卖时,要及时对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并对商家作出处理。总之,需要网络监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都充分重视起来,以联合执法的力量打击违法销售行为。
宋安成同时表示,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想要从根本上治理“震楼器”问题,还是要从需求端入手。居民楼本应是祥和安静、邻里和睦相处的地方,居民在遇到邻里噪音纠纷时,首选方式应该是寻求物业、居委的帮助和协调,必要时可以报警处理,而不是使用“震楼器”。如果发现其他邻居有使用“震楼器”的行为,居民也可向有关方面进行举报,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特别是涉及到楼道、楼板等公共部位时,物业公司应当迅速介入进行调解,并酌情向有关部门报告,以避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梅 翟静 阮丽)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