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视频 | 家在中国②丨从7到7000 东方宝石朱鹮开枝散叶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冷炜 王峥 马越

2021-10-25 09:02

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曾是比大熊猫更稀少更濒危的物种。1981年,科研人员在秦岭深处的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朱鹮保护的序幕也由此拉开。40年间,从“发现”到“保护”“繁衍”“复兴”,洋县的野生朱鹮已经增长到了三千多只,稳步增长态势基本形成。而通过异地野化繁殖、辅助指导支持等方式,全球朱鹮种群数量更是达到了7000多只。



在国宝“保育院”朱鹮饲养繁育中心里,李英英的主要任务是照料六十多只从野外营救回来的朱鹮,为它们称重、清洗、投食。


40年前,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发现后,科研人员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成功繁育出数千只朱鹮。在朱鹮饲养繁育中心,还有一个为朱鹮野外一级放飞修建的大网笼。朱鹮得先在这里经历模拟生存后,最终才能放飞到野外去。而为了给朱鹮提供不被打扰的野生环境,陕西方面更是煞费苦心。除了朱鹮活动区域内不准狩猎、不准砍伐树木、不准施用农药、不准开荒放炮的"四不准"外,还关停并转保护区内污染企业,就连西成高铁这样的重大工程,也要采取“让路”式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的改善,给朱鹮的发现地洋县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植被、秀美的村庄,让这座汉中小城变身塞上江南。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目前,朱鹮的个体保护逐渐向环境保护过渡。现在洋县的林木覆盖率达到68.9%,鸟的数量过去才260种左右,现在种类数量已经超过了360种。而在邻近保护区的草坝村,六百多位村民的生活也因朱鹮而改变。这些年,随着朱鹮数量增加,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索性办起了农家乐,一年能挣上七八万元。


此外,考虑到朱鹮最爱吃稻田、湖泊、沼泽中的田螺、蚯蚓,为了让它们吃得放心,40年来,村里严禁施用传统农药化肥。去年,洋县的有机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让草坝村人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陕西省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友芝表示,虽说产量减少了,但是价值高了。现在一亩卖两千到三千元,比以前多三分之一。一年销售额达六七千万元。


从秦岭出发,朱鹮也飞往了世界各地,从最初的7只,发展到如今全球的7000多只。近期刚结束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包括朱鹮在内的一批珍稀动物喜提“降级”。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冷炜 王峥 马越  编辑:金晓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