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40:15分钟生活圈 打造幸福社区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云 洪焕铨
2016-10-05 09:46
开门七件事办得是否便利,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如果在出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把入学、看病、养老、购物等日常生活所需都搞定,相信很多市民都会举双手赞成。而这样的设想,已被写入上海最新的城市规划。到2040年,无论上海市中心还是郊区城镇,都将形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闵行浦江镇,上海大型居住社区最多的街镇之一。2005年起,大批中心城区居民陆续动迁至此。然而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居民对周边生活配套不太满意。像中虹浦江苑的居民,每天都会为了买菜而头疼。
中虹浦江苑居民表示,买菜来回要走一个多钟头,不乘车就会非常不便。
视频:上海2040——15分钟生活圈 打造幸福社区
当地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办法,2014年,中虹浦江苑西侧曾开过一个临时菜场,但当时附近大居平均入住率不到40%,再加上住户多为老人和外来租赁户,他们嫌菜价偏贵而很少光顾。很快,临时菜场就因人气不足而歇业了。
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040规划提出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说在城镇社区,步行15分钟,就能抵达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不过目前,在市郊和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新建大居,实现这一目标还有难度。
以中虹浦江苑为例,尽管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站,附近也有幼儿园、社区卫生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和即将投用的邻里中心。不过其他商业配套确实明显不足。
据当地居民反映,周围没有超市,也没有点心店。要想买包香烟,跑到超市起码要有抽三根烟的时间。
据悉,在浦涛路、召楼路的这一大块空地上,其实早就已经规划了综合商场,大型超市,及邮局、银行等商业设施,但是由于这附近的大居入住率不是很高,人气也不旺,所以商家迟迟不愿入驻、投资经营,看起来,要打造15分钟的社区生活圈 ,如何解决人气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对此,浦江镇党委副书记马伟琴表示:“浦江下一步会结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积极地与市区两级的大居推进办去对接、沟通,加快推进生活设施配套和服务,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相对城郊结合部引入商业配套难,中心城区要打造15分钟生活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公共空间较少,而要新建的话,可供腾挪的场地又很有限。
目前,部分中心城区都通过盘活社区周边和街面资源,来拓展公共空间。比如静安区彭浦镇的一个老小区,不久前就通过拓宽内部道路,增加了70多个停车位。
而在普陀万里社区,今年初,街道将原先一个小区的售楼处,改建称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入驻,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据普陀区万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万里街道制订了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详细全面的计划,重点推进的项目有39个,目前全力在打造的是居民有需求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的交通,卫生、养老,和学前教育等方面。
专家指出,"社区15分钟生活圈",覆盖对象必须是从儿童到老人的全年龄段人群。不仅要满足大家买菜、就医、养老、上学、健身等生活需求,还要注重人的文化体验、休闲交往等精神诉求。这对大居和市中心老小区来说都是重大利好。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核心专家屠启宇认为:“ 所谓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是个概念,它在空间上会落地,从空间上,最基层上保证,有这样一些功能可以注入其中。”
(编辑:张梦迪)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