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视频 | 八旬老人寒冬露宿街头 他们带着“温暖”来了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怡

2020-12-30 03:50

今冬首个寒潮12月29日夜间袭击申城,申城飘起雪花,气温跌破冰点。为了救助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街头的人,昨夜起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加大了街面应急救助巡查力度。这就意味着,这个夜晚正是沪上各大救助站最为忙碌的时候。寒冷冬夜,飘着雪的上海,却因为这些人温暖这座城市。


晚上10点商场闭店,就是救助站工作人员新一轮巡街的开始。桥洞、街心花园都是风雪天里最需要关注的地点。


晚上11点,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就在浙江南路附近的小花园里被黄浦救助巡查人员发现。一位老人直接睡在长椅上,而另一位衣物单薄,甚至还光着脚,所幸救助站工作人员有备而来。



就在这群人中,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原黄浦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蓝浩奇,大家都叫他老蓝。2年前也是一个雪夜,原本休息的他选择来加班。


而现在,早在2018年退休的他,依然选择了"退而不休",在寒潮时做起了志愿者。


几经劝说,两位老人终于愿意跟随工作人员回去救助站。


黄浦区救助管理站志愿者蓝浩奇说,“这些马路差不多哪个号码,哪里有(流浪人员)我都知道,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非常荣幸,也是非常崇高的,对我来说还是没有退休,(退而不休)哈哈。”


黄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曹蓓胤说,“每天从晚上10点到凌晨4点,这一段期间,加强对我区域内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巡视,我们总共分2班倒,每班是12个小时。”



而在上海南站,徐汇民政首次和南站合作,开辟了临时避寒场所。


"你过两天来找我",这是徐汇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小叶今天说得最多的话,虽是寒潮夜,小叶却是一头汗。


徐汇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小叶说,“一直在做工作,有些人还是想靠自己的劳动,自己找工作,但是现在找工作不方便,所以暂时白天找工作,晚上住在这个地方,我们是尽力帮助他们,送一些吃的,被子什么的,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由于救助采取自愿原则,的确很多时候,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劝说并不能换来受助对象接受进站救助。因此,一些特别的区域,开辟临时避寒场所就显得尤为重要,棉被、热水、泡面等,基本生活所需,都备在这里。



受助对象说,“是他们救助站的人去找我的,找到我的,他们叫我过来的,这里暖和,下面寒风又下大雨。”


受助对象说,“我在站里坐着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我说天气冷,你们需要过那边去,给你们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好点的地方,我就来了,(吃的)东西、被子都有,比在(地道)那边好多了。”


徐汇区救助管理站站长邵士元介绍,“用了一个应急场所,前几年有雨雪天气的时候,我们南站也曾为旅客提供大客流的避寒场所,这次应对严寒天气,我们区救助站跟南站管委办,一起联合简易改建了下,为一时困难人群,提供免费的帮助。”


在市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屋内空调温暖,食宿无忧。为了应对此次寒潮,站内棉被、棉服以及食物等御寒物资准备充足,站内还调整了房屋的使用功能。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康清萍说,“把原来的阅览室、活动室,包括社工活动室等功能用房,用作了受助人员的寝室,严格落实新入站人员一人一间,这个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


寒潮到来前夕,上海的市、区两级18家救助管理机构均已设立了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避寒场所,储备了充足的御寒物品与防疫用品。通过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获得必要医疗。同时,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加大在街面和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勇表示,“从全市来讲,我们在常态的机制底下,我们全市在遇到极寒天气,或者其他的气象条件,都有统一的集中行动,做到无死角、无遗漏,不能有一个在街面留宿的人。”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怡 编辑:胡琰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