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视频 | 从不懂到最大!中国北斗飞速发展助力防洪抗疫

这就是中国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0-10-20 09:43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对北斗三号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26年来,北斗是怎样走过这段自主创新道路的呢?在10月19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就“中国北斗、创新前行”展开了主题演讲。



张教授提到了北斗曾面临的一大考验,那就是如何在海外建地面站。大家知道,美国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军事基地,所以它可以很容易地在世界许多地方建立地面站,而中国无法仿效美国的GPS来这样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地面站。为此,北斗团队发明了让卫星互联的星间链路(crosslink),只要有一颗卫星在中国领空,其他卫星便能通过它联系到国内地面站,从而实现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以遥感卫星为例,遥感卫星对全球的地面进行测绘,一般只有卫星经过国土境内时才能将其收集到的图片信息传回地面,而通过星链,遥感卫星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


张教授对此很有感触,因为1985年7月,他陪同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访问加拿大。他们在渥太华参观了一个叫Dipix的遥感卫星技术公司,公司总裁详细地介绍了遥感卫星图像处理技术,讲的比较专业,李先念主席听完介绍之后说,“我想你讲得很好,但我基本没有听懂”。大家都笑了,李先念主席接着说,“不过没有关系,我们代表团的李鹏副总理能听懂,我让他提几个问题。”随后李鹏副总理就问了几个问题,其中包括遥感卫星技术在加拿大减灾防灾应用的情况。后来李鹏副总理当时是这样说的,“你们的技术确实很先进,不少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张教授之所以感叹这个例子,是因为在过去的30来年中,中国的技术进步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中国今天已经拥有世界最庞大的遥感卫星群,超过美国和俄罗斯之和,我们能通过卫星观察整个地球的表面,包括美国的航空母舰在哪里游弋。今年中国的汛情非常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全国的防汛减灾工作中,我们的北斗综合减灾项目利用北斗的终端移动,4G+多网络融合的通信系统,利用我们的遥感卫星群为有关部门提供实时的灾区灾情信息,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的防汛工作。



北斗不仅助力防洪,也助力这次伟大的抗疫。比方说,北斗高精度的测量火线驰援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北斗的全国道路货运车辆监督和服务平台持续推送和防疫有关的道路运行信息等等,保证了防疫救援物资的一路畅通。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