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观潮】失去的六年 挪威该反思些什么?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周劼 孙悦
2016-12-21 00:27:12
【视频】杨希雨:中挪声明意味深长 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打开世界地图不难发现,挪威是一个同中国相距遥远的北欧国家,和我们既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存在边界纠纷。而且,挪威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几十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合作不断深入。那为什么中挪关系在过去六年里会千里冰封、停滞不前?梳理相关报道可以发现,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一出“闹剧”成为一个分界点,让两国关系严重倒退。
那一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因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而正在服刑的罪犯刘晓波,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粗暴侵犯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了中方的坚决反对。挪威政府对这一授奖决定予以支持,将中挪关系拉入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其后果就是六年间两国高层交往陷入停滞,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文往来等诸多领域受到全面影响,被不少外交人士称为“失去的六年”。登录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的网站,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两国关系中这“失去的六年”。在网站最为核心的“中挪关系”一栏,除了这两天的最新动向外,所有更新都停留在2010年甚至更早。
作为一名曾经的外交官,杨希雨告诉看看新闻Knews,回溯历史,中挪关系发展其实不乏“高光”时刻。1950年1月7日,挪威成为第二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1963年,中挪签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个文化协议。挪威于2007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2008年开启同中国的自贸区谈判。当时,挪威已是中国在北欧的第四大经贸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化肥、水产品和石油主要供应国。
但由于挪威六年前的错误举动,双方合作的良好态势就此改变,挪威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两国政治关系几乎停顿,经贸关系大滑坡。挪威三文鱼的对华出口一度下降了一大半,其他欧洲国家公民这两年享受到的赴华签证便利,自然也不包括挪威。更令杨希雨惋惜的是,在与中国这“失去的六年”里,挪威失去的绝不止经贸大单和签证便利。在欧洲国家齐头向东看,特别是向中国看的时候,挪威失去的是与中国合作的先机。除了海产品方面的天然优势,挪威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时候,完全可以和中国产生在能源供需方面的良性互补,更何况这两年,中国投资在欧洲也是颇为抢手。
过去的终将过去,两国关系的重新开始也让挪威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挪威外交大臣布伦德此前透露,挪威政府计划最早于明年春天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届时将有庞大的企业代表团随访,其中就包括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但最高兴的应该还是苦熬六年的挪威三文鱼企业。两国关系正常化消息一出,奥斯陆股票交易所的水产品股票就应声大涨。挪威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商格雷格海鲜和耕海公司股票19日分别上涨5%和2.3%。
当然,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杨希雨更关注中挪关系转圜对国际社会释放出的信号。在他看来,中挪之间这“失去的六年”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教训,更是值得整个国际社会思考的生动一课,因为这六年给很多国家提供了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文明与文明之间应如何共存并交往?
《人民日报》20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实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任何双边关系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所在。杨希雨对于这样的相处之道非常赞同,但他也提醒说:只要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偏见一日不变,像六年前那样的“诺奖闹剧”就有可能再次上演。他认为,无论国际社会如何风起云涌,无论西方舆论对中国是贬是褒,中国都应坚持自己的战略定力和大国自信。历史已经证明,来自国际社会的噪音不会丝毫影响中国的崛起之路,而任何挑战、践踏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受到强有力的回应。到底谁更应该反思?答案再清楚不过了。
(编辑:余寒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