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刘比建:漆器为媒 对话古人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昕

2017-03-14 08:19


楚人生死不离漆


漆器是楚文化一个鲜明的符号,楚人对漆木器到了情有独钟的地步。据说楚人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生死不离漆”,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漆”被称为“涂料之王”,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式漆器达到了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这时的楚人学会了运用加热法,对天然漆进行脱水,去除生漆中的水分,生产出推光漆,而后加入熬制的植物油,研制出“油性大漆”,并调制出红、黄、蓝、绿、金、银等彩漆,再加上天然漆特有的防潮防腐性能,使这些漆器历经千年,仍然光彩夺目。汉代以后,随着瓷器的兴起、楚国的灭亡、漆器制作原料的消耗与匮乏,楚式漆器作为实用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淡化出人们的生活。



漆木古乐器再现


1987年,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这是远古时代完整建制的古乐队构架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鲜为人知的是,此次出土文物,除编钟外还有大批古琴古瑟。当年22岁的刘比建,因在湖北襄阳老河口民族乐器厂制作民族乐器成绩突出,被选入湖北省随州擂鼓墩出土古乐器复制专家组。“当时所有的漆器全部浸泡在水里,上面的浮雕和图案已经模糊不清。没有任何实物可以借鉴,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技术完全是空白。”刘比建回忆道。如何修复这批漆器?这让专家们犯了难。经过反复讨论,专家组最后采取先复制后修复的方案。“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就像和古人进行了一次对话。”忆起当年的修复过程,刘比建依然感慨万千。据他介绍,当时出土了12张古瑟,大部分已经烂掉,只有两张保存比较完好。凭着对楚文化特有图案和色彩的熟知,刘比建依据出土原件残片,科学完美地对其进行了复原。


完美复制九连墩“漆木十弦琴”


漆木古乐器高度综合了雕刻、修漆、彩绘、材料制备,古乐器发声机理及制作等多学科、多类技艺于一体。而出土文物,多破损严重,恢复原貌,恢复功能,除了要有高超的漆器制备技艺外,还要通晓楚文化史,更需要考虑作为乐器的特殊使用功能恢复和重生,木胎材质、内部结构,漆膜厚度,雕刻深浅,丝弦的配制,都要满足于音质的要求。因此,刘比建深有感触地说:“每当我们完成一次木胎漆器古乐器的工艺制作,其实就是一次对历史‘整旧如新’的再现。”在为省博修复和复制古木漆器的同时,刘比建也开始对古琴文化进行推广。为此,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门制作仿真古琴古瑟。其中复制的湖北九连墩出土文物“漆木十弦琴”等多种漆木古乐器被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目前,全国运用于演奏的古瑟,也多为刘比建的作品。


漆与琴的匠人


除了应博物馆展览需要复制各种古乐器,刘比建还喜欢自己创作乐器。“古代制琴人,要制作出这种朱红色效果,都是用朱砂调漆。但朱砂有毒,很多匠人都活不长。现在的制琴人,用的是调色的大漆。”“古人制琴,腔体用的是梧桐,底板用的梓木。现在人制琴大多用杉木。这些木料制琴,发出的声音松透、古朴。而西方人制作钢琴、小提琴,用的是东北松,声音通过松树规整的纹理传导,不受损失,更加丰富。中外文化的差异,都蕴含在这些细微的差异中。”刘比建说起制琴,如数家珍,“从选木料开始,我就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孕育。”他认为,制琴人不是简单的匠人,而要读取琴背后的文化内涵,融于到制作工序中,这种情怀才可以透过琴传递给弹琴人,最后听琴的人也能够读取到。


年年有人来但留不住徒弟


今年60岁的刘比建,比同龄人看起来更苍老一些,这位湖北省级非遗传人也有意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然而他无奈地说,很多人看到省博的复制古乐器,找到他学艺,但年年有人学,年年有人走,留不住。“现在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了,很多人想的是今天学了,明天就能凭着手艺赚钱。”刘比建的工作室里,很多工具都是他在实践中自创的,他捧着自己的三十多把工具刀说,“光把刀磨好,都得好多年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黄昕 编辑:刘喻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