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视频 | 历史建筑修缮人才青黄不接,有解吗?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英 杨柳依

2020-12-18 19:17

目前上海共有3435处历史建筑,如果算上风貌区的话,那么历史建筑的存量有几百万平方米。这些有故事有历史的老房子,需要日常维修、修缮、更新、活化利用,每一步都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来执行,然而目前,上海的历史建筑修缮行业内的工匠们,年龄基本都已经四五十岁,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正日益凸显。



正在做淮海大楼修缮的秦卫东,今年54岁,是一名资深泥瓦工。在一起干活的,基本都是他的同龄人。“都是五十多岁,像我们下面的年纪,40多岁很少。”老秦说。

老建筑们矗立百年,可再过十年二十年,等老秦们退休,谁还能接棒接着维护这些历史建筑,却是一个未知数。98年的夏崇敬属于这个行当里少有的年轻人,修缮中一些很基础的操作,也让这位小学徒难免发急。用红泥填补清水墙的缝隙,一平方大小的墙面可能就要花上4个小时。

夏崇敬说:“说不上来,反正就是感觉很难学。”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泥工岳彩建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就这一个学徒还是叫过来的,谁还学这个东西现在,这个没耐心怎么做。”



业内人士介绍,历史建筑的修缮人才之所以难得,正是因为,很多工艺都是细致活,不是一两年就能练出来的功夫。

徐房建筑负责人顾志峰表示:“我们这些很多的老工人都达到50、55岁以上,甚至60岁了,再做个5年人家也做不动了,缺口确实很大,这也是我蛮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将来的这些工人如果技术水准不到的话,他不是在修房子,就是在破坏房子。”

即便是从业已经有些年头的,一些手法在老师傅们看来,也都只是差强人意。

82年的上海新长宁集团建筑装饰实业有限公司泥工刘强说:“跳槽想也想过,就算你七年做下来,还要相差很多,这也不是一朝一日能学得会。”

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师傅周水平则表示:“学手艺的话,要将近20多年,我们二十几岁出来学的,三年五年根本拉不出来。”



学时长,待遇不高,但专业难度高、工作又辛苦,愿意留下来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专业的修缮技术人才青黄不接成了历史建筑修缮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两个徒弟,他们都成年了,都出去了,说白了,想往钱多赚一点的地方去。”淮海大楼泥瓦工秦卫东苦笑着说。

上海新长宁集团建筑装饰实业有限公司退休返聘老师傅吴德良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招进来以后留不住,今年招了可能过了几个月在试用期,他就受不了这个苦。”

为了破解工匠青黄不接的现状,上海开始未雨绸缪,首个房屋修建行业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今天正式揭牌。基地里未来将针对性的请老师傅为行业内有志于此的人们进行培训,从中寻找好苗子。比如这里有上海6种有代表性的风貌区外墙面,老师傅们会手把手教,每种墙面的细部操作。“通过这次修缮这种培训,我们能够对技术这块的话能有更新的更崭新的认识。”学员们表示。



这也是上海加强历史建筑修缮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明年,还有2个实训基地即将落地。不过基地能做到的是先暂时把历史建筑修缮技术留住,而未来,如何把人才留住,还需要从工匠们的薪酬、个人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考量。

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会长时筠仑表示:“能够理解历史建筑,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修缮工艺的,这个中间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些工人如何慢慢培养成为能够承担作业任务的技工。”

“将来如果要就是更好的保护这样的一个建筑,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一个人才供给链,这是很重要。”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说。

上海首个住宅修缮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今天正式揭牌,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体现了上海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正越来越重视。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文化,凝固的记忆。只有想办法留住人才,才能留住工艺,才能留住城市的记忆、风格、历史。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英 杨柳依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