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中美高层瑞士会晤 这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子午观潮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2021-10-07 22:00

当地时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


据多家媒体报道,会晤长达6小时,在一家机场酒店以闭门方式举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在观察此次中美高层会晤时,总结了几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建设性


此次会晤是时隔7个月后,杨洁篪与沙利文第二次面对面的交流。在苏晓晖看来,从阿拉斯加到苏黎世,两次会晤“温差”明显。


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美方高层人员讲话超时、轰赶记者,不讲外交礼仪,上来就想给中国一个下马威,遭到中方果断严厉的反击,杨洁篪在开场白中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在苏晓晖看来,安克雷奇会晤之所以如此剑拔弩张,关键在于美方并无沟通的诚意,而是试图以高高在上、掌握优势的方式继续向中国施压。而相较于上次在唇枪舌剑中亮明底线,这次会晤的气氛融洽了不少,态度上的变化,说明美方已经逐渐认识到,对中国单方面施压无法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因此,坐下来以更为务实的态度与中方对话,就成为美国不得已的选项。


舆论还注意到,在会晤结束后,双方发布的新闻稿在各自的语境中都更加积极,没有出现针对对方的负面描述和指责,对分歧的用词也比较含蓄。此外,双方还用了同一个词来评价此次会晤,那就是“建设性”。新华社的新闻稿中提到,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会晤是建设性的,有益于增进相互了解。



关键词二:元首


“‘元首’是这次会晤的另一个关键词。”苏晓晖表示。


约一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时强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当时,拜登也释放出了对话合作的信息。


而这次中美高层在苏黎世举行面对面的会晤,就是致力于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苏晓晖指出,中美元首的交往为推动双方各层级的交流提供了动力,事实上,这样的对话和交流,不仅涵盖细节问题,也涉及到双方关系的长期设计,对于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关键词三:竞争


不过,对照双方新闻稿,仍可以看出两国存在的严重分歧。在美方的新闻稿中,两次用到美方通常的语境谈论“竞争”,并且使用了“负责任的竞争”这一提法,同时强调“管控风险”。


苏晓晖指出,这和美方近期的几次表态如出一辙。此前,美方在定义中美关系时,常把所谓的“三分法”挂在嘴边,即对抗、竞争与合作,在苏晓晖看来,合作是虚招,对抗是核心手段,竞争才是主要目的。而最近一段时间,“三分法”不怎么提了,“竞争”则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白宫的新闻稿还指出,将继续投资美国的国家实力,并与盟友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可见,美方对中方的“围堵”策略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对此,杨洁篪在会晤中明确表示,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主张美方应该深刻认识到两国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要求美方正确认识中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


苏晓晖还注意到,杨洁篪再次阐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尽管在会场上,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在会场之外,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活动强度“有增无减”。10月2日至3日,美军两艘核动力航母“里根”号和“卡尔·文森”号,联合了英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冲绳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演练。


同日,美国国务院官网还刊发了一则声明,妄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台湾不断增加的军事压力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对此,苏晓晖认为,美方一方面在“玩火”,一方面又担心“玩火自焚”,因此,包括沙利文在内的不少美国官员才会多次强调要“管控风险”,至于口头上的表态能否落实、如何落实,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四:沟通


尽管美方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义及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没有变,但舆论注意到,在中美元首通话之后,美方还是释出了一些积极的表态和动向。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日前在发表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政策愿景时,针对特朗普时期的中美“脱钩论”提出要“再挂钩”。戴琪话音刚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5日对外表示,将于10月12日至12月1日,就重启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定向关税排除程序的计划向公众征求意见。


苏晓晖观察到,这样的气氛延续到了这次的中美高层会晤中,她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的采访时不断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进行对表能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战略性沟通更有助于避免误判和局势失控”。


苏晓晖同时也强调,中方不应对拜登政府“改弦更张”抱有过高幻想,对美方的一系列负面动向也应时刻保持警惕,见招拆招、主动塑造应成为未来处理中美关系的主调,用自己的坚实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轨。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