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老寿星话长寿:老寿星的长寿秘诀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刘岚 毛鸿仁

2016-10-09 19:55

【视频】新闻透视:老寿星的长寿秘诀


重阳节百岁老人之陈仲伯



在敬老院电梯口,迎接记者的这位老伯就是陈仲伯,他生于1910年,已经106岁,是今年的上海十大男寿星。要问"冻龄"的秘诀是什么?老人说,首先得迈开步子。无需拐杖,摇摆双手,陈老伯走得"风生水起"。


除了敬老院过道,近年来,东方明珠、徐家汇、城隍庙,但凡叫得上名的上海地标,几乎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陈仲伯老人的女儿陈素蓉说:“我说你身体养养好,等到养好了我们带你到四川去。他非常开心,每天锻炼身体,去走楼梯了,走到八楼。”



入住敬老院是老人自己的决定。虽然凡事都由护工帮忙,但陈老伯却不肯闲下来。每天,他都会自己叠被,甚至还要自己洗衣服。


闵行区中谊福利院工作人员汪美春说:“有些时候把衣服藏在柜子里面,怕我们阿姨洗。后来等我们阿姨走开之后,自己会拿出来,自己慢慢拿出来洗洗。”


闵行区中谊福利院工作人员董金秀表示:“我给他洗脚,他说你站着,我来自己动。我能动就能动,不能动你们再帮忙。”



就连老年人忌惮的生死问题,陈老伯也看得很淡。两年前,他甚至瞒着家人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说要捐献遗体。


陈仲伯老人的女儿陈素蓉说:“他说要给别人去研究。为什么我那么长寿,以后基因研究出来,其他人都能长寿。心态很好的。”



子女们经常会来探望父亲,顺带送来老人最爱吃的红烧肉。在他们看来,这多肥少精的红烧肉正是爸爸长寿的法宝。老人除了耳背,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就连高血压也没有。而在外人看来,老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子女的孝顺与呵护。


记者问老人:你的目标是什么?


2016年上海十大寿星陈仲伯:活到200岁!


重阳节百岁老人之高素君



这位正在做针线的老太太,是今年的上海十佳风采寿星高素君。别看高阿婆今年105岁,但家里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的活儿,她都信手拈来,连75岁的女儿都自叹不如。


高素君的二女儿刘蕴华说:“所有的线都是她穿好的,我从来都不穿线的。穿好线,一截一截弄好,我们用的时候拿一根。”



老人穿的鞋子也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说起长寿秘诀,高阿婆说自己只吃一日三餐,且不忌口。



高素君表示:“我怎么长寿法?我也说不来,吃点肥肉,有时候吃点蔬菜。”


而在儿女们眼里,母亲长寿的秘诀就是心胸宽广、知足长乐。


高素君的三儿子刘炎武说:“(妈妈)好像没什么特别担心、愁的事情。有困难,她解决困难。”


目前,上海有1751位百岁寿星,平均每10万户籍人口中,就有12位百岁老人。作息规律、坚持锻炼、心胸开朗,人瑞们的长寿秘籍大抵离不开这些关键词,但家庭和睦、子女照料陪伴,更是必不可少


上海市老年学会秘书长孙鹏镖表示:“因为基因随着生活环境,和平年代战争年代的转变,还是可能有变化的。但是亲人和家庭的呵护照顾,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是决定性的因素。”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