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视频 | “双减”之后(下):培训机构何去何从?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戴晶磊 林羡德 包钢

2021-08-20 19:32

“双减”落地,对校外培训服务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国定法定节假日等新规,让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转型势在必行。这些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呢?


这个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前身就是好未来旗下的“励步英语”,更名近2个月,素质类的课程也陆续推出,像这个戏剧课程,很受家长欢迎。



“我带他来的时候,我一直担心孩子会有抵触心理,现在倒反而没有这种感觉。”家长告诉记者。上海励步戏剧教练施雯表示,他们正是希望通过戏剧课程,培养塑造孩子的沟通能力、探索能力、思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孩子自信快乐成长。


“双减”之下,从学科类的“补课”,转变为素质类的“拓展”,是不少教培机构的选择。励步儿童成长中心上海区域主管张撼男表示:“好未来励步先后进行了品牌升级及产品升级,目前涵盖英文戏剧、益智、美育、书法等一系列素质教育产品,旨在提升孩子们的创造、思辨、合作、沟通和文化素养等多项底层能力。”



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等多家头部培训机构,谋求转型,增加艺术、体育、科技等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校外托管服务等相关内容。而一些区域性的培训机构,则在转型还是转行中摇摆不定。比如这家私立前程进修学校,近30年来主营中小学英语培训,下一步怎么走,校方也在摸索。这两天,教务主任肖雍琦正在奔走书店找灵感。“不单单是我,我的很多同事都在去外面的很多地方调研,我们也是希望尽快去推出一些适合小孩子的新的课程。”


在业内人士看来,培训机构的转型固然可喜,但也要谨防素质类培训变成新的竞争赛道,违背了减负的初衷。“希望看到的景象,就是素质类也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把它变成另外一个竞技赛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表示。



与线下的培训机构相比,不少在线教育公司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因疫情而被用户和资本热捧的在线教育,在全年创下了超过550亿元的巨额融资,但“双减”的监管新规,为不断扩张的在线教育,设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转型,势在必行。


以上海本土的科技教育企业,松鼠AI为例,如今瞄准了公立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需求,运用科技手段,高效测评,为孩子提供精准教学,从而为学校教育减负增效。



“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我们可能是需要100道题,那么就可以跟3000道题所产生的知识内容描述带来几乎同样的记录,这样的话,就能够在测评中先帮孩子去减负。”松鼠AI董事长栗浩洋表示。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正借助数字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这也为科技教育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教育的大数据平台,从而能更好地做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英语教导徐继红说。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孩子们课堂作业上的每一笔都能被这款“云笔”实时记录,从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同一道题全班的正确率,都能通过后台数据分析,“零时差”出现在老师的终端设备上,帮助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而这些数据都会进行汇总,成为孩子们的“数字画像”。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英语老师、年级组长张帆告诉记者:“比如我们通过我们收集的英语学科上的阅读数据,运用到语文阅读中,使得孩子在作文方面有所提升,也就是运用我们的这些数据能够做一些跨学科的尝试。”


专家也建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培训机构,都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绿色补充”,但无论如何转型,都应回归教育本心。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双减’跟我们所有的校外培训机构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培训机构要去做教育,不要去做生意,应该以公益的心态来对待教育培训。”



让校外培训回归其本身的定位、功能,真正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是“双减”之下,培训机构的必由之路。当然,对学科培训机构的严格监管,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一系列配套措施也亟待落实。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齐越 戴晶磊 林羡德 包钢 实习编辑:万千千)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