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视频 | 四川话版《茶馆》压轴上海国际艺术节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摄像 徐玮

2018-10-30 07:59

一锅老汤、一壶酽茶,老北京一家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上演了半个世纪的兴衰变迁,人间悲喜。老舍的《茶馆》以传统京味著称,如今四川话版的《茶馆》以致敬经典的姿态登场,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10月29日下午,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携手大麦MaiLive,在上海思南公馆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暨2018全国巡演新闻通气会”。四川话版《茶馆》由北京人艺著名的川籍导演李六乙执导,汇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该剧目既忠实原著,又具强烈川味儿特色,一经推出就广受各界好评。

此次四川话版《茶馆》全国巡演于10月19日在重庆启动全国巡演,陆续将在昆明、西安、包头、上海、南京、北京七个城市演出,历经两个多月,演出16场,并将于11月20日压轴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经典话剧作品,由北京人艺于1958年首排。据说老舍先生及家人在抗战期间曾经在重庆长期居住,对重庆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感情。

时值《茶馆》话剧发表60周年之际,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将四川话版《茶馆》2018全国巡演首站定于重庆,也是借此向老舍先生致敬,向经典致敬。导演李六乙凭借四川话版《茶馆》、《李尔王》两部作品获得上海2018“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奖。他表示:“一部经典剧作应该活在每个时代的舞台上,而不是尘封在书架上。”



为排演四川话版《茶馆》,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进行了一次具有创新创造性的大胆尝试,并力邀国内一线主创阵容加盟——导演李六乙,舞美设计严文龙,灯光设计胡耀辉,服装造型设计门晓光等业内顶尖人才,力求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体现川话版的地域特色。



提起茶馆,人们都会想到老北京,但有趣的是,最早的茶馆正是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馆恐怕也仍是中国之最。

为突出巴蜀文化特质,在四川话版《茶馆》中,观众还有机会看到四川的茶馆文化与原剧本的有机融合:四川盖碗茶取代北京大碗茶,四川特色竹椅取代北京长凳,甚至还有成都街头的老招牌与当地特色小吃等。无论是场景中正在采耳的茶客,还是背景音中“冰粉儿、凉糕、凉粉儿、凉面”的吆喝声,又或是茶客身下“吱吱喳喳”作响的竹椅,都会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川味。剧中春熙坊、钟水饺等舞台布景具有强烈的成都标识,再加之四川话诙谐幽默、风趣搞笑的特点,给周旋于各色人等中的掌柜也添色不少。



四川话版《茶馆》在北京首演后引起了极高的话题讨论。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版《茶馆》中“常四爷”的扮演者濮存昕在欣赏完四川话版《茶馆》后发表评论说:“川版《茶馆》是超出任何人想象的一部作品。格局很大,大家要坚决相信这个样式、风格,我为你们的大胆、勇气、演员发出的光彩而由衷高兴。”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表示:“打破一种不正常、习惯性的理念,为中国话剧打开了一扇门窗。经典绝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 ”



“灶火不灭,龙门阵不散。一个舞台一种热闹非凡。”这个发生在北京皇城根下的故事,竟然在巴蜀之地生根发芽。期待麻辣川味的《茶馆》能在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观剧体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摄像:徐玮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