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视频 | 新闻透视:定制公交能否“春常在”?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邢颖 李恩蟾 王毅 唐晓蒙

2024-02-01 18:21

区别于传统公交,定制公交可以由企业单位、社区街道甚至是个人发起需求,由公交公司按需定制路线、停靠站点。今年一开年,上海“定制”公交热度不断,从浦东开通首条定制公交线路,到安亭陆安线开通线上预约乘车体验。这些定制公交因何而开?运行一个多月来情况如何?为此,透视记者踏上了这些公交。



从上周一起,公交陆安线首次开出了预约乘车,乘客们早早在手机上预约好了座位。市民们觉得:“预约对于我上班、还有整个出行计划来说,我可以提前规划。”“上班时间更加准确了,有时候可以晚起个十五分钟,心里也定了。”


陆安线从嘉定开往中山北路中潭路,行驶路线要经过一段高速,因此必须保证一人一座,通过预约乘车,乘客早早锁定座位后,只要按预约时间到站,就能确保有座。而巴士公司也可以根据后台的预约数据,来对车辆的班次进行调整。



巴士三公司 运营业务信息部副经理武永明介绍:“原本可能一些乘客过来,发现坐满了,就要等下一辆,而下一辆有可能等二十分钟,甚至于三十分钟,如果通过这段时间看下来,确实有乘客的需求,我们会增加班次、车辆。”


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公交行业的客流明显下滑,但部分区域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或是潮汐出行需求,因此,公交行业早就进行过一些定制线路、预约乘车等“定制”服务的探索,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2016年,巴士集团就推出过定制公交,但e乘巴士001路,开通三天后,就因为停靠位置等原因被迫叫停。e乘巴士002路,单日实际乘客只有个位数,远低于预期,后续也不了了之。“可能比如说我甲地到乙地,它比较集中的在某一个小区里面,但是它没有长期的固定性,可能你原来约好的10个人20个人,慢慢后面就越来越少了。”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公交分会会长陈麟如是说。



当时,传统公交企业,还没有信息化的基础能够获取明确的客流信息,使得一些试点没能继续下去。


去年,交通运输部在一份意见提到,支持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开通通勤、通学、就医等定制公交线路。再加上,近年来本地公交企业的信息化手段有了明显提升,运力也相对富裕,上海公交企业就此展开了新一轮的尝试。



本月15号,浦东张江开通了定制公交1号线,全程3.1公里不停站,单一票价3元,在早晚时段,各两班往返地铁站与园区,为员工通勤提供方便,大家可以通过小程序填写需求,只要同一路线满足一定人数后,公交公司就会按需来定制公交路线和发车班次。“我们在先期调研的时候,基本上通过只要满座人数25到30人左右,我们就开通类似的这个相关定制公交的线路。”浦东公交公司业务部经理辛雪强解释。



对此,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认为:“定制公交的技术支撑,就是我们讲的数字化信息化,没有充分的信息化,那就做不好,定制公交是在确定了、甚至事先能知道哪些人有这一块的需求,非常有针对性地去投放运力,形成这种约定性的服务。”


除了事先锁定客流,把运力用到刀刃上,一些传统公交企业,还开始试着和园区、医院、学校等合作,定向补上出行短板。



南外滩金融圈,日常通勤人数近4万,但距离最近的轨交站点,约有20分钟的步行距离。属地街道主动对接公交公司,采用街道补贴、园区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开出了“金融直通车”,22年试投放3辆车后大受欢迎,去年又再增加了一辆车。“每天早上7点45分到9点45分,一共四辆车参与运行,发车的间隔是5到10分钟,根据乘客的密度来进行调控,从原来的日均800人次,递增到现在的日均2000人次左右。”巴士四公司运营部副经理陶玉燕介绍。



去年6月,浦东则开出了首批“医疗定制班线”,在公利医院和附近的地铁站间,接驳乘客就医,公交车直接开入医院内。市民觉得有班车好很多,“有时候走到那里很累很冷,走路的话最起码十五分钟。”公利医院设备科科长嵇桃瑛称:“从6月份到现在,大概有3万左右的这样一个客流。”



专家表示,定制公交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灵活性,线路、价格都相对可变动,只要贴合需求、有稳定的客流,不仅能便利乘客和相关园区或企业,也能让担负基本服务的公交公司,缓解近年客流减少带来的一些运营压力。


“这个其实也是三赢的,地铁某个站点譬如说晚9点就结束了,夜间的公交接驳服务也可以做一个定制的服务,票价可以适当增加,然后开辟一条或几条比较短时短途的线路,向上和市场接轨,向下要筑牢我们的本底,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说。



定制公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为“需求响应型公交”,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十分重要。目前,上海正在着手打造“随身行”出行及服务平台,希望以此作为一个中间层,向下收集百姓需求,向上链接公交公司、网约车、出租车等各类运输服务供应商,聚合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不同老百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价格的服务,创新思维加上创新技术,企业和百姓是可以双赢的,定制公交的春天有望常在。


记者:邢颖 李恩蟾 王毅 唐晓蒙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