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李成:结构性矛盾考验中美,双方不应互相妖魔化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俞骅

2024-03-08 15:04

当下美国政治环境急剧变化,中美关系起伏不定。而跳出大国竞争框架,人类社会还面临着许多共同难题,包括气候变化、核扩散、人工智能治理等等。如何在冲突的世界寻找利益交汇点,已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世界大变局之下的中美关系如何行稳致远,引发多方关注。东方卫视驻港记者俞骅专访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就当前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展开对话。


记者:您在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工作长达17年,去年又回到港大执教,您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成:我在美国生活了38年,也经历过美国学术界非常繁荣的时代。美国政治当时由于冷战的结束,以胜利者自居的观点非常盛行,美国智库也曾经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我17年前加入布鲁金斯学会的时候,华人学者身份是一种优势。但是17年过去了,这个身份竟然变成了弱点。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多人觉得你有中国人的名字,在中国长大,你不值得信任。

记得17年前我在华盛顿观察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大多数美国高官退下来后都在跟中国做生意。但是如今,很少有官员愿意讲他跟中国的渊源,这本身也反映了美国对华看法的深刻变化。



记者:中美关系是您研究的重中之重。很多问题都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中美是否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李成:现在很多人都把美国的变化归因为领导人,特别是特朗普对美国的冲击。但是特朗普只是一种现象,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特朗普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是美国内部的变化。


从特朗普到拜登,两个领导人不同性格、不同政党,但是中美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延续性,因此我认为中美关系更多的是结构性矛盾。



什么是结构性矛盾?我认为有三方面:第一,美国从二战以来,从来没碰到过像中国这样,经济、军事、科技全方位崛起的强劲对手。


第二,跟美国的国内政治有关。美国国内两党撕裂,贫富差距、种族矛盾都在激化。对政府的任何议题,美国民众的观点都是极端对立的。美国国内政治的问题很大,民众没有信心,从而加剧了对外矛盾。


第三,中国中产阶级在迅速壮大,与此同时,美国中产阶级却逐渐减少。这三个问题都很难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记者:您曾经表示,不同意中美有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


李成:崛起强国和守成大国的矛盾最终会带来战争,这是修昔底德陷阱告诉我们的。我比较信奉基辛格博士曾经讲过的,中美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美国强大得不得了,或者中国已经代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又或者中国意在把美国拉下来取而代之。这些都是夸大,不了解中国政治现状。



就像基辛格说的,有的领域中国强,有的领域美国强。只要不犯根本性错误,这种状态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一方很难打败另一方,一个原因就是报复会很强,机器与机器斗争,最后可能是整个人类的灾难。这是巨大代价,没有人会这样做。所以用基辛格的话来讲,最终中美两国就是和平共处,共同演进。


在我看来,中美两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人们是伟大的人民。中美双方不应妖魔化对方,而是要有更多的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状况。


记者:贸易一直被看成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您认为今后中美在经贸方面如何能保持良性互动?


李成:现在在美国,跟中国脱钩断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对美国是有害的,定然是损人不利己。美国国内也有声音认为,现在再不阻止跟中国断链的趋势就太晚了,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阻挡不了的。



但是很遗憾,目前美国国会对企业在华投资或者中企在美做生意有很多限制。这种情况下,人文的、民间的交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会晤时就讲过,要欢迎五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计划。如果最终中美能够避免军事冲突,并且回到正常轨道,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民间的交往始终没有中断。人性是相通的,通过年轻人的交流,可以改变很多的猜测和敌视。


丘吉尔说过,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区别在于,悲观者在机会当中看到危机,而乐观者在危机当中看到机会。目前我们有很多危机,但还是有机会,事在人为。


记者:AI领域的发展和治理其实也在中美的对话单上。您觉得在AI方面,中美加强对话沟通有何现实意义?



李成:在旧金山会晤中,中美领导人达成共识,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依旧不能放弃人对核武器的控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性共识。


越是科技发达的大国,人工智能的运用越是广泛,也越有这方面的安全隐忧。AI时代,有时候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就可以完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就更需要大国之间通力合作。但是很遗憾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机制,希望不久的未来能有官方的合作机制。


记者:其实您在很多采访中批评过两极化看世界的观点,尤其现在面对美国学界出现的"去中国化"思潮,您觉得未来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李成:世界非常复杂,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传染病、核扩散、人工智能治理、毒品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国的合作。


但是很遗憾,中美缺乏信任与合作。布林肯半年前曾在一个会议上讲过,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在进步,比如脱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忘了,脱贫最领先的国家正是中国,这个他宣称的“美国的头号对手”,类似这种说法都是自相矛盾的。



记者:2024年是超级选举年,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欧洲议会都会举行选举。美国大选目前看起来依然会是特朗普和拜登这两个老人的对决,不管谁当选,您认为中美关系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李成:如果拜登当选,相对比较明朗,自然是会延续他目前的政策。特朗普可能会走极端,目前还不清楚他会用什么样的班子。如果是蓬佩奥、纳瓦罗、米勒、班农,那就会是一个极度反华的团队。但如果是姆努钦、莱特希泽、苏世民这些人,就会好很多。另外,他的第二任期同第一任期会有什么区别也很难讲。我认为中美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是深层次的。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需要过度反应。

编辑: 应鋐
责编: 娄佳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