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视频 | “主播荐股”是“带”你致富还是“靠”你致富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阮丽 翟静

2024-03-15 13:33

财经大V直播、股票配资交流群、内幕消息……这几年,各大直播平台上,充斥着类似的内容。表面形式新鲜,内里的本质却是荐股。那么,所谓的财经大V靠谱吗?



“全程跟着荐股老师操作,一年多时间亏了近50%。”


花48000元购买'调研票'服务,三个月内亏了近十万元。


要求提供所谓服务的公司赔偿损失,却被告知股市风险自负。


类似内容的投诉量也很大。消费者何先生就投诉说,某财经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存在虚假、误导性营销宣传、向客户承诺确定收益或收益范围等行为。消费者谢女士则是付费报名了某个财经类直播学堂,但按照销售的指标操作股票却损失惨重,她投诉直播课程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近年来,不断有非法荐股的机构和个人,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打广告、聚人气,预留直播地址,向直播平台引流。投资者被诱导后误信高比例收益分成,通常会被牵着鼻子走,签订指导炒股协议、投资咨询合同,并支付高额咨询费或指导费。而最终的结果,却往往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一个由某短视频平台推荐的新主播假冒知名游资,开播一周多时间就收获1万7千个粉丝,付费VIP会员数量达到400人,以每月980虚拟币计算,仅VIP会员在几天里就贡献了约4万元的“收成”。



互动频繁、话术天花乱坠、招数花样翻新,再叠加直播平台基于算法的精准推荐,所谓直播带盘产业链更具煽动性、迷惑性、隐蔽性和针对性。


财经直播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常规市场分析、财经知识分享,部分主播以此引流带货;第二类是不具有证券投资顾问资质,却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的,即无证荐股;第三类是符合从业条件,但存在虚假、误导性营销宣传,导致顾客售后无门。



后面两类人,获客手段和流程大致相同。他们首先借助财经直播引流,吸引观众通过其提供的链接添加工作人员。紧接着,工作人员提供全链条股票分析,并穿插各种成功案例,然后就开启“轰炸式”营销,催促顾客支付内部消息使用费。收到费用后,再安排一位“私家理财师”与顾客联系,提供所谓的“理财”服务。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大部分所谓的财经主播,是没有资质的,他们推荐的股票可信度非常低。因为无利不起早,他们如果能够推荐股票,为什么自己不盈利呢?


杨宇东同时指出,财经主播的致富密码,首先就是通过传播虚假信息来影响股价。其次是所谓的“抢帽子”交易,通过盘货价或者一些虚假信息和背后的庄家联手,利用资金优势提前建仓,随后诱骗投资者在第二天早上或者盘中进行交易,再趁着高位把他们的股票出手,在盘中获利。


而根据相关规定,要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依法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证券公司也不得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



在监管部门要求下,相关直播平台也在打击非法荐股,强化主播的资质认证,直播过程中如果出现“说股票简称”、“打股票代码”等情形,相关直播间会被警告或封禁。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财经主播们会在发言过程中玩文字游戏,说一些机器识别不出来但听众能心领神会的暗语。而主播的违规成本极低,即便被某个平台封禁,也可以换个马甲或者换个平台继续运作。


杨宇东表示,目前监管的最大难点在于,形形色色的证券投资咨询是无孔不入地活动着,各种平台又是纷繁芜杂,监管上难免顾此失彼。这时,平台就应该承担起最主要的责任,加强自律和管理,利用技术手段织密监控网络,严厉打击非法的股评账号。不能只是为了自身的流量和粉丝、乃至利益变现,进行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经营。更多还是要从依法合规的角度来保护受众、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 阮丽 翟静
责编: 严相莉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