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藏于普通人日记中的历史 ——《乌扎拉日记六十年(上)》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 黄佳婧

2017-04-17 14:43


2017年4月16日下午2点,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家风家训系列”中专门为这本书做首发式讲座。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对《乌扎拉日记六十年(上)》进行了各个不同角度的解读;现场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福州等地的作者的新四军老战友、子女亲属等也从各地赶赴讲座现场参与互动。



乌扎拉先生又名吴联膺,他出生满族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随兄长在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上海各个城市辗转学艺读书,1939年毕业之后,赴浙江天目山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结果无意之间帮助了中共地下党人,被当局审查,又逃回了上海,之后一家人又奔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的抗日美术工作。他是艺术至上的艺术家,命运跌宕起伏,却率性天真一生,有人评价他:“乌扎拉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情趣的人。”


这部日记是作者子女无意间发现的,并由女儿吴榕美经过十多年的整理和输入电脑完成了上半部分。日记写作跨越六十年,包括近百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经过千山万水,战争迁徙,文革抄家、返还,通过铅笔、钢笔、圆珠笔和各个年代各种不同形式的日记本、抄本的承载,用日记这样一种非常私人的记叙文体,呈现了这位唯美主义青年在1933年—1950年期间,所看所感受到的一切:八十多年前北平学生春假骑自行车游玉泉山,日本战机1933年5月20日首度盘旋北平上空,北平东直门外的灰土和咖啡店里的冰激凌,天津码头的挥别和塘沽海岸捉蟹,上海战争初期全家男丁分若干组轮流首页以应对突发事件,杭州西湖的晨曦和山林庙宇的足迹,还有上海人楼顶紧张关注中日交战、买防毒面具等等……他的点滴描绘,细节书写,丰富的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上海解放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一个平民的角度,艺术家的思维来展现社会正侧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熊月之专门为本书作了推荐语:“一部普通人的日记,呈现的是并不普通的历史。作者是旗人后代,生在山东,长在上海,上海美专高材生,新四军中艺术家,走南闯北,历经坎坷。时代风云,社会百态,人生甘苦,情感波澜,尽在其中。文笔生动,如诗如画,令人一旦展阅,便不忍释卷。实为日记之佳构,史料之珍品。”



熊月之认为这部日记有三大特点:第一,注意细节。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乌扎拉先生对色彩、声音、气候的变化都有非常敏锐的感受,他会将此刻画的很细致,不像是一篇私人日记,更像是一个作家的美文。第二,写景写情。他的日记篇幅偏长 ,甚至有一篇日记有5页纸,将近4000字,和一般人三言两语的随笔是不一样的。第三,心理活动写得十分详细。不仅有描写自我意识,还谈到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的理解,除此之外还会有阶段性的总结。让熊教授非常为之感叹的一点是记梦,乌扎拉先生在自己的日记里记梦的次数不下于10次,而且梦境都会刻画的十分详细和丰富。
在发布会的现场,熊月之也非常激动的说明了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他认为分类日记史料的标准为是否有传世意识,每种身份的人所写的日记是不一样的,比如林则徐、曾国藩这类政治家所写的日记就是具有强烈传世意识的,而乌扎拉先生的日记就是毫无传世意识的,所以,他所写的一切都是基于其个人生活和看法,这样的史料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具体熊月之非常细心的分析了以下三点——其一,乌扎拉先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无数次的辗转于上海、北京、武汉、天津、杭州等地,他的空间移动很大,人在不同的城市之间移动,他个人的感受就呈现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民情民俗,所反映的城市风貌就不一样,比如他从上海去苏北革命根据地,苏北那个地方一天只吃两顿饭;过年天没亮就喊起来吃饺子,吃好饺子以后再去睡觉,这些和上海就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日记史料就是“比较研究”的好素材。


其二,“他所写的内容很广,大大小小的。”熊月之这么评价道。在日记中,乌扎拉先生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无党派人士,他绝食了26个小时,以此来表示对国难的态度。他不仅写政治事件,还写关于个人情感的部分(吴榕美在录入的时候将个人隐私的部分删除了),熊月之说:“他对初恋饱有深情,虽然最后是一个悲剧,但他自己还进行了反省,写的非常详细,整整三页纸,都在叙述反省的过程,内心活动。”熊教授认为这些对研究政治史、历史学、社会学以及个人家庭成长史都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其三,熊月之认为乌扎拉先生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改变当中,从学生到干部,他所接触的人群不同,所以记录下来的东西就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我们纵向的去研究整本日记,它所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史料作用这么简单的东西了。其中,吴榕美提到了他在日记中写的“武汉打人事件”——当时乌扎拉先生还在武昌艺专上学,由于同学辱骂了他的姓氏,他立马就冲上去拿板凳打人(这是他在日记中记录的唯一一次他动手打人),同学拿茶壶打他的头,结果茶壶碎了,他的头却没有受伤,从此同学们便叫他“吴铁头”。熊月之认为,那段时期正好是中国社会伦理发生大变动的时代,不管是“武汉打人事件”,还是有一次母亲成功的拒绝了他加入共产党,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满族人的家族观念很强,家里的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乌扎拉先生的日记,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更多的是在记录文化。他和艺专的同学们,在紧张的战况之下还翻铁丝网出去喝酒,经常下课之后去溜冰,还养成了每周都要花费一笔非同一般的费用去吃一顿西餐的习惯,这些看起来很离谱的生活琐事儿,其实体现了一种当时艺术界的生活态度——艺术永远是第一位的,政治纠纷都会过去的。


(看看新闻Knews实习记者:黄佳婧 编辑:王珏)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