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仁济与多家医院区域联动优化救治环节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霍云 通讯员 谭珊

2018-01-12 17:54

作为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临床医学领域项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快速桥接流程优化及康复预后”日前正式启动。项目负责人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万杰清教授今天在“2018年浦东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区域联动研讨会”上强调,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医院、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优化各环节,通过区域联动促进快速桥接与流程优化,真正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效率。    



据介绍,根据计划,仁济医院将在未来三年内联合新华医院、东方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医院,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观察快速桥接联合治疗对于不同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的疗效和安全性,建立快速桥接治疗患者的预测模型,提出影响快速桥接治疗预后不良和血管完全再通的临床与影像等因素,从而优化国内快速桥接诊疗流程和治疗效果,为制定和修改国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导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推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进步和发展。



早期快速识别及早期时间窗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脑卒中防治的重中之重。脑卒中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脑卒中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每年因卒中死亡人数超过170万,是我国居民人口死亡的首要因素。即使存活,75%的患者也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及欧美国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一致推荐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发病6小时内动脉取栓,尽早溶开或取出堵住大血管的血块,恢复脑血管的正常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因而“时间就是大脑”一直是贯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最主要环节。国际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5项临床研究表明,大血管内动脉取栓是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据万杰清介绍,4.5小时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对于绝大多数病人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及,由于不同医院的救治水平高低不等,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快速治疗而导致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万杰清教授强调,早期识别急性缺血性卒中,提高院前急救是第一步。目前国际通用的FAST评估法和国内推行“中风120”口诀均能有助于进行早期识别卒中,如果出现脸部微笑困难、双臂抬举困难、或者说话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为缺血性卒中的快速治疗赢得时间。他还强调指出,快速转诊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急救,提高院内急救效率是赢得救治时间窗的重要环节。目前包括仁济医院、长海医院等部分市内三级医院开通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一旦可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将立刻启动急救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化验检查及影像检查,并根据病情立即启动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快速联合两种方法的治疗能让更多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获益。目前,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影像科无缝连接实现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绿色通道,实现了脑组织、脑血流及血管形态的一站性评估,极大缩短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抢救治疗的时间窗,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


仁济医院作为上海三家综合卒中中心之一以及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每年收治上千例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脑梗死手术总例数连续两年全市排名第一,占全市手术量的三分之一多,急性脑出血手术总例数全市排名第二。2017年上半年,仁济医院急性脑梗死手术总例数较去年同期增长55.17%,而均次费用和药费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霍云 通讯员:谭珊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