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视频 | 太湖之恋③: 渔民上岸 生态治理助力农业升级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施聪  朱厚真  李维潇

2020-06-11 14:16:57

阔别一年,苏州市吴中区的螃蟹养殖户秦雪荣再次回到自己曾经承包的养殖区。密密麻麻的围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湖面。 “水好了,生态也出来了,你看,全部都是好的水草。有点像我小时候的样子了。”秦雪荣欣慰地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秦雪荣曾经的围网养殖区


故事要从上世八十年代说起。


当时,太湖推广围网养殖,着力打造太湖蟹的品牌。一股螃蟹养殖风潮开始在太湖沿岸蔓延开来。仅在苏州市吴中区,就有1700多个养殖户。最多的时候,秦雪荣和两个合伙人一共承包了1100多亩的围网,每年的净利润有一两百万元。


曾经的太湖围网


围网养殖本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模式,可为了提高产量,渔民往往投放饵料,饵料沉入湖底,腐烂后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污染。而太湖之滨的重要城市苏州,全市用水中,超过50%来自太湖。


那到底是继续享受大闸蟹的美味,还是去保障千万人的饮水安全呢?苏州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大力整治 开启绿色发展之路


2008年,苏州市开始重拳出击,太湖围网养殖面积从 20.43万亩,一次性压缩至4.5万亩; 2019年6月,剩余的4.5万亩围网也被全部拆除。


围网虽然拆除了,但苏州为蟹农的生计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在太湖周围建设高标准池塘。


塘内专设尾水净化区域,养殖过程中排出的尾水不会流入太湖,而是经净化区净化后,重新灌入池塘循环利用。


秦雪荣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除了无污染,高标准池塘还能控制水位高低,并且可以通过塘内铺设的气体管道向水中增氧。得益于这些高科技,大闸蟹的单位产量比起原来在太湖内围网养殖还要高出不少。以前每亩可以养600-800个,现在每亩则可以养到1000-1200个。


高标准池塘航拍


除了开展绿色养殖,在太湖治理的其它领域,苏州市也在不断推进。


在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太湖水污染防治处处长张超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2008年以来,苏州总计安排了约10大类5400多项太湖治理工程项目,投入710多亿元。而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措施,2019年苏州市太湖东部辖区的水质达到了三类,水质在全太湖是最好的。

 

太湖上的“吉普赛人”


开发旅游农业、搞自动化灌溉、推行集中式管理……在太湖治理大背景之下,太湖流域各省市,纷纷开始农业升级。


而乘着生态治理的东风,沿岸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每天清晨,周德林都要为南太湖上的景观帆船升帆。对于这种古式帆船的操作,周德林再熟悉不过。今年60岁的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样的船上度过的。


周德林升帆


曾经,在南太湖之滨,有一个叫做小梅村的村落。但这个村,没有一栋栋的房屋,只有一条条的船。船上的人大多和周德林一样,以渔为生,以船为居;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周德林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样的船,一般要住十多个人,住起来也是非常闷热不适。而渔民平时烧饭做菜的污水,甚至是大小便,都是直接排入湖中。


渔民长期将各类生活污水排入太湖,难免对水体造成影响。有的渔民为了补贴生计,还在岸边搞起餐饮生意,使得越来越多的污水排入太湖。据统计,小梅村渔民每年直接排入太湖的污水有十多万吨。曾经波光帆影的湖面,开始泛起了浑浊的浪花。


昔日小梅村


小梅村的上岸之路


2007年5月,湖州太湖度假区管委会启动了小梅村渔民居住上岸安居工程,先后拆除居家船和辅助船只230条,并在小梅港东岸建造了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总投资达1.6亿。


“渔民的旧船由政府回收,经过评估公司的评估,补贴现金给渔民。之后,渔民再以870元每平米的价格,向政府回购住房。每人限购25平米,单身男青年可回购50平米。”小梅村村主任吴小峰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当时这样的政策一出来,就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这基本就是白菜价买房子,而且这些房子都是带三证的。”


如今的小梅村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这里的房价,最高时接近一万一平米。


而周德林一家,也离开阴暗的船舱,住进了125平米的大房子。


曾经的小梅村渔民,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的天气。


如今的小梅村


近些年,随着太湖生态改善,旅游业发展迅速。那些上岸的渔民,有的当起了观光轮渡的驾驶员,有些从事生态捕捞,有些则在码头开起了小店。


像秦雪荣和周德林这样的故事,在太湖沿岸并不少见。生态治理让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但最终受益的,还是他们自己。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聪 朱厚真 李维潇 编辑:佩佩)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