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视频|“千年药乡”成乞讨村 一到寒暑假全家齐上阵

看现场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17-02-14 15:22

视频|“千年药乡”变乞讨第一村 乞讨成为致富捷径?


最近,有不少苏州市民反映,在市区多个十字路口看到有人带着孩子在乞讨。天寒地冻,又常穿梭在滚滚车流中,让人不禁为他们捏了把冷汗。


上午11点,记者在市区西环路和劳动路的十字路口见到了这对乞讨者。男孩套着校服,脚上穿的还是一双单鞋,稚嫩的小脸被冻得通红。而旁边的中年女子个子不高,绿色的头巾格外显眼。趁着过往车辆停下来等红灯的时间,他们举着蓝色的杯子走到驾驶座车窗旁,一个劲地朝车里鞠躬。遇到好心人施舍钱财就道声谢,吃了闭门羹就迅速把目标转移到下一辆车。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半个小时内,就有十位车主慷慨解囊,少的一两元,多的则达到了数十元。到了饭点,他们停止了乞讨,女子紧紧挽着男孩的手朝路边走去,看样子是打算找点食物和水。那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随后与其进行了交流。

“岷县,就是地震了的那个地方。”

女子姓王,今年四十多岁,从甘肃岷县来苏州乞讨有20天的时间了,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就出门,干到下午三四点就收工,回到火车站附近的出租屋里。一日三餐基本就是靠馍馍凑合凑合。记者提到,天气这么冷,孩子又衣衫单薄,怎么舍得让他出来乞讨时,女子表示,这实属无奈之举。



乞讨女子表示:“我们老家不是地震了嘛前年,地震了。(家里)还有个老爷爷老奶奶,加他老爸,脑子也有病,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天旱,又修了个房,生活就很困难。”

而当记者问道,一天能讨多少钱时,女子明显警惕了起来,不肯透露具体数字。


眼看着新学期就快开始了,难道孩子就一直在马路上乞讨过活吗?孩子跟这名中年女子到底什么关系呢?


男孩说,目前他还在老家上小学,只是趁着放寒假的时间来苏州乞讨。记者观察到,尽管年纪不大,孩子乞讨鞠躬的动作却十分熟练,甚至可以用机械化来形容。此外,记者还发现,如果是普通车,男孩顶多鞠三四个躬,而一旦遇到了豪车,男孩就会紧追不舍。可见对于乞讨这份工作,男孩相当有经验。


乞讨女子说:“我是他母亲,前年地震,去年一回,今年一回。两回,去年也在这边,这边暖和。”


原来这已经是他们来苏乞讨的第二年了,身边这个男孩是她的小儿子,才11岁,老家还有个14岁的老大。当记者提到,带孩子乞讨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时,女子也表现出了愧疚的神色,并承诺14号就会把儿子送回老家上学。


事实上,记者在陪伴这对母子乘坐公交车时,还遇到了他们的同行,母子二人十分熟络地与对方打招呼聊天。而在经过市区另一十字路口时,记者又遇到了一个候在车窗外的乞讨者,这回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孩,手里拿的杯子都与那对母子的一模一样。种种细节不禁让人怀疑,这些乞讨者是不是已经将乞讨职业化,甚至结成了一个联盟。


乞讨女子坦言,在她的家乡甘肃岷县,一到暑假寒假,就有很多人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出门乞讨,北京、上海、南京,到处都有他们的老乡。

乞讨倒说也有传统的,以前安徽凤阳朱元璋的家乡,就是中国第一乞讨之乡,而现在换地方了,这些职业乞讨人大多来自甘肃一个叫岷县的地方。

甘肃岷县,盛产当归、黄芪、红芪等中药材,曾经有“千年药乡”的美称。然而现在,这里却被人冠上了一个并不体面的名字——中国乞讨第一村。从97年开始,陆续有乡民出外乞讨,而一开始,确实是因为自然灾害严重,迫不得已。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农民们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若是遇上灾年,要满足温饱都困难,更别提其他物质享受了。与此同时,那些外出乞讨的人回来,却盖起了两层小楼,用上了手机,开起了摩托车,日子眼见着越过越好。一方面是极端贫瘠的土地,一方面是日渐拉大的贫富差距,很快,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种地,转而投入了职业乞讨的大军中,以致于后来,这已成为当地不少人致富的捷径。

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惠志华解释:“乞讨人员很多不是真正的生活困难,而是他们想以这种乞讨行为来赚钱,是赚钱的手段,所以很多是不接受我们救助的。”



前几年在网上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行动,也连带揭露了各地“职业乞讨”的内幕,因此,岷县乞讨团作为最早将儿童带入乞讨行动中的乞讨团体之一,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当地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在乞讨风最盛行的岷县小寨村,学校的墙上被刷上了“站起来,活出尊严”等标语。然而,要彻底扭转人们好逸恶劳的思想,并非一日之功。

(编辑:陈佳雯)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