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视频 | 快来听“老土地”说当年上海市中心的市井生活

SMG摄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徐晓

2018-01-07 21:53

以山东路为原点,向西步行十分钟就是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远远可见高楼耸立的陆家嘴金融圈;向东步行十分钟,则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民广场,购物商场鳞次栉比。在一片摩登与现代包围中,这里还有不少石库门和老式里弄房子,它们记录着几代人的芳华。 上世纪初山东路曾分为两段,福州路以南至延安路称麦家圈(英人麦多思),往北至南京路是望平街,沿线有二三十家报馆和印刷厂,每天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亢啷啷亢啷啷”,沿街的印刷厂正在手工印刷报刊,工人们一面用手将白纸放进机器,一面用手拿出印完的报纸。


而这,是年幼的吴百年最熟悉的场景。只要上下学经过能看小人书的地方,他都会停下来花一分钱看看小人书。他们一家从1923年搬来山东路,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到他已经第四代。 从吴百年家出门,就可以看到山东路汉口路街角宋如良家的印刷馆。1940年,他随着父母从江苏常州到上海生活,在这里一住就是七十几年。自称山东路“皮大王”的宋如良自幼就带着小伙伴们各处玩耍,长大了就到处找戏院听说书,天蟾舞台、人民大舞台、长乐戏院…… 而对刘占民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长江刻字厂每周倒出废弃石膏模子的钟点,一群小伙伴们拿着它涂鸦画画,仿佛小小艺术家。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是卖着乖叫着“阿爷阿叔”偷溜进外文书店看电视;缠着妈妈买杏花楼那五分钱一根的咸麻花;坐在房顶瓦片上看中苏友好大厦尖尖顶上的五角星;或是听海关大楼时钟准点当当的敲钟声……“如果我现在还是孩子,我一定还会选现在这个地方,和我十几个小伙伴,捉蟋蟀去,明天一起采桑叶去,比现在的小孩丰富多彩的多。”  如今,老住户们走的走、搬的搬,但大家心里总是牵挂着这片老土地,总是惦记着常回来看看。一条马路,记录了一代人青春年少的芳华和喜怒哀乐的半生。


从不需要想起,也从来不会忘记。在那个蓦然回首的街角,有自己青春年少的芳华。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徐晓 编辑:胡晓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