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视频 | 40年·瞬间9:慢归慢 但它却是几代人的诗和远方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管乐 邵晨星 张颖

2018-10-31 19:32


这是2010年6月27日中午11点57分,京沪线上最后一班绿皮车驶出北京站时的场景。不少铁路迷不约而同来到车站,记录下了这趟绿皮车最后的旅程。之后,京沪线全新升级,绿皮车就此下线。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京沪线上绿皮车的开行速度几乎可以用“龟速”来形容。1400多公里的路程,单程开行时间22个小时。就拿北京开往上海的1461次列车来说,烧的是煤炉,车上没有空调,定员是1000人,但经常会超员,卧铺票更是供不应求。

然而,就是这样一趟并不怎么舒适的京沪之行,却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甚至是一份情怀。不到100元的低廉票价,沿途站站停靠,即便有特快、直达等开行时间更短的列车,京沪线上的绿皮车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服役32年,2010年6月27日,京沪线绿皮车正式退役。第二天,从北京出发的1461次、从上海出发的1462次列车便开始使用全新车底。升级后的列车,车厢加装了空调,烧水炉换成了电开水炉,餐车改用电磁炉做饭,旅客乘车体验大幅提升。



就在京沪线绿皮车下线的第二年,2011年6月30日,经过三年建设的京沪高铁全线通车运营。G1和G2次高速列车双向首发,运营时速达到了300公里。京沪两地的列车开行时间一下子缩短到5个小时以内。在开通6年的时间内,京沪高铁的运能连年增长,运送旅客总人数突破6.3亿人次。



到了2017年6月26日,京沪线上的列车再次迎来升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开跑,两地间列车开行时间进一步缩短到4个小时左右,由此开启350公里时速的时代。

以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的G124次列车为例,列车共八节编组,576个座位。车厢内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每一排座位都为旅客准备了充电装备,而且噪音大大降低。

“复兴号”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阳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十几年来,通过国内外各类测试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复兴号”的牵引电流系统性能非常稳定可靠,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今年2月16日起,“复兴号”的运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我国中西部地区。今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节长编组“复兴号”首次投入运营。预计到明年,时速350公里的超长版17节编组"复兴号"也将在京沪高铁上开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如今,中国铁路迈上了发展快车道。我国"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圆满收官,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八横八纵”也开通在即。一些地区更是实现了“一两小时城市圈”、高铁运行“公交化”,再加上复兴号的提速开跑,曾经的“天涯”已变为“咫尺”。



新时代,中国铁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从网上购票到刷脸进站,从微信小程序到高铁外卖、自主选票,这一系列创新服务,让旅客的出行越发便捷,旅途更为舒适。



中国铁路已从行业“跟跑者”发展成为“领跑者”,凭借多项自主研发的重要科技成果,成为一张“国家名片”,享誉世界。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包含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从北京出发,到绝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将在2到8小时之间;相邻大中城市将实现1到4小时的快速联系;主要城市群内半小时到 2小时便捷通勤。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管乐 邵晨星 张颖 图片编辑:刘蕾 王陈佳 视频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