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视频 | 视频|让老建筑在滨江改造中重获新生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方菲菲 赵菲菲 戴晶磊

2017-10-27 16:27

“对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给它注入新的功能”,站在全新贯通开放的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滨江段,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土地部副经理徐进,对看看新闻Knews记者描述这里的前世今生。


这个2.8公里,分布着上海船厂、杨树浦水厂、永安栈房等老厂房,是上海百年"工业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水厂栈道、船厂望江平台、码头通廊等这些工业时代留下的印记,被保留、并融入滨江空间,与江水拍打堤岸、船只低沉鸣笛交织在一起,活力再现。




杨树浦水厂外的景观栈道,是徐进和团队送给市民的一个惊喜。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当年曾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如今仍承担着全市1/4的供水任务。由于它是历史保护建筑,滨江岸线不能从其内部穿越,为了确保市民零距离亲近母亲河,一条500多米长、临水望江、似舟似桥的钢木结构栈道,将断点联通。行走其间,如果赶上水厂不定时的泄水过程,就能一睹小瀑布的景观,与水厂来次亲密接触。


在杨树浦路468号上海船厂西厂原址所在地,两座200多米长的船坞,被改造为"船坞秀场",成为剧场、时尚发布展示厅、演艺舞台等公共文化空间。
走在船厂码头上,曾经的装焊平台变为露天展场和慢行步道,锈铁焊铸的五块钢板十分醒目地镌刻着船厂前身,让来此的人们可以阅读船厂百年的辗转历史。


最让徐进有成就感的,还是对永安栈房的改造。这座当年永安百货的物流仓库,承载着百年上海商贸业的兴衰,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曾一度被遗忘,如今终于随着滨江贯通重见天日。


它的新生,虽然外貌如旧,但内在早已对标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采用了七项具有前瞻性的绿色低碳技术进行改造,达到绿色低碳三星建筑建设标准,未来或将引入书城、亲子体验项目、足球馆等全新功能。“我相信以后会成为很好的节能降耗和科普示范的案例”,徐进对此信心满满。


既要保护又要改造,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徐进和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他们对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进行精细化的调研和梳理,每幢厂房、每根拴船桩、每根管线都经过精细的测算、专家的论证,保障后续的修缮、改造、再利用,不会对工业遗存造成破坏,又能满足使用功能,为其注入新生。



在徐进看来,他们所进行的滨江改造,重点是一个"开放",而非“开发”。“放”字,更注重民生体验,不仅保留工业遗存,更要把生产区域置换为生活空间,把美丽的江景变成老百姓的后花园和会客厅。


还江于民,这才是滨江贯通更为深层的意义。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方菲菲 赵菲菲 戴晶磊 编辑:施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