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视频 | 4.05平方米!她们用30余万针 绣出《梦想之城》|可爱的中国 奋进的上海

时讯

《上海工匠》项目组

2019-10-05 15:00

在上海浦东的高桥绒绣馆里,建国70周年的献礼作品《梦想之城》马上要进行下一轮精修。这幅面积为4.05平方米的《梦想之城》,是目前绒绣馆面积最大的馆藏作品,而它的创作者之一,就是上海绒绣区级传承人何冬梅。



这幅《梦想之城》,画面上的307644格都要靠何冬梅等人一针一线逐一填充。这次创作者们没有使用一格一线的传统技法,而是大量使用劈线拼线技法,把多个颜色的线拧在一起进行绣制,或者在一格内进行多次绣制。总之,每一针都携带了少则五六种,多则十几种色彩,让整个画面呈现出非凡的视觉效果。



绒绣这项工艺源自于意大利,最早仅供皇室使用,后来逐渐传到民间。19世纪40年代,绒绣被欧洲的传教士带入上海。上世纪20年代,先后有六家绒绣厂在浦东开业,并在高桥镇一带建立了第一家绒绣习艺所,教授绒绣技艺。



一百多年来,绒绣一格一线的技法依旧如初,直到1943年,上海绒绣大师刘佩珍用拼线的方法解决了色彩的过渡问题;另一位宗师级人物高婉玉自己动手给羊毛线染色,使绒绣可选色彩从几十个扩展到上千个。她们在技法上的创新,让绒绣图样从之前简单平面的风格,转变成了精致细腻、立体感强的效果。这样就把绒绣从工艺品推到了艺术品的高度。这些恢弘大气的绒绣作品常在国内外展出,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门古老技艺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让它历经一百七十余年不曾被时间的浪潮所淹没。时至今日,依然有优秀的作品不断问世。绒绣馆正在展出的《鲁迅画像》,就是何冬梅用将近两年时间创作完成的。2010年,她以著名油画《永不休战》为样本,开始进行绒绣版《鲁迅画像》的再创作。


原画用色简洁有力,除鲁迅的皮肤外几乎只用黑白灰。“鲁迅的衣服,它其实就是一个黑色的袍子,色彩也是比较单调的,后期我们处理的时候就会加一些绿色、紫色,甚至棕色,让它拼在一起绣出来,这样它的衣服就感觉层次感更强了。”理解人物是一幅作品能否打动人的关键。何冬梅反复琢磨原画。



很难想象一块半个手掌大小的画面,已经融合叠加了数十种颜色,不是内行很难用肉眼辨识。目前,工业羊毛制品只有500种标准色,而这样一幅大型的绒绣作品通常需要上千种颜色。



为了达到理想的绣制效果,何冬梅用仅有12色的羊毛染料反复勾兑叠加,亲手创造出万千色彩。因为不是工业生产,所以染色效果无法精确控制:染料的量,染色的时间,其中的分毫差别都要靠何冬梅通过经验来把握。有时候,她心里想要的颜色好几天都做不出来,也只能一次次不断尝试。



在精确的颜色染出来之后,能否通过一双巧手,将羊绒线绣成立体的画面,这是对创作者针法的重要考验。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何冬梅最终完成了绒绣版《鲁迅画像》的创作,一举获得包括2012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在外人看来,这份职业重复枯燥,但何冬梅却甘之如饴,在一针一线中享受工作带来的清净恬淡。



“目前全上海也只有11位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60岁以上了,像我也都四十多岁了,所以传承问题还是岌岌可危的!”为了将这门手艺传给年轻人,何冬梅和同事们每周开设传习班,免费教授绒绣技巧。特别是有许多小朋友的加入,让何冬梅感到无比欣慰。她相信这些孩子里总有一个能像当年的她一样。


“绒绣人基本上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情,不太愿意去转行的。”绒绣传承人何冬梅表示,“我也是希望可以用我的一辈子,去不断地发现美,去创造美,把绒绣传承下去。”


(来源:《上海工匠》项目组 视频编辑:周一)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