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视频 | 上海交警上马数字化“神器” 专治早晚高峰堵车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恩蟾 张琦 李晞

2023-02-20 21:32

随着中小学开学,最近,开车上下班的上海市民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常发性的拥堵路段的拥堵提早到来,以往还一路顺畅的地方也变得走走停停。统计显示,2020年至今,在道路容量几乎没有增量的背景下,上海全市在用的机动车新增110万辆,新注册驾驶证的市民也高达150万人。路少车多,面对人人喊堵的早晚高峰,上海交警部门已经上马了一套数字化“神器”,尽可能在堵车来临前就采取措施。



2月20日早上7点刚过,周一的早高峰渐入高潮。中环、内环、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四个方向的快速路上,车辆开始走走停停。与此同时,在交警总队的研判中心,一套智慧系统正在分析实时收到的拥堵路段画面,提取车速、车次等数据。到早上8点,在途车辆已经突破91万大关,刷新了今年以来的峰值。


一些非常态拥堵节点的预警不断推送进来:8点10分,上海市延安路高架、福建路下匝道口的车辆下不去。当班指挥长张杰迅速指挥派警干预:“目前延安高架南侧福建路匝道进隧道的车流比较高,请对辅道进行管控,抓紧疏导延安高架福建路下匝道的车量。”



接收到指令的黄浦交警支队,立刻指派离拥堵路段最近的交警,赶往现场。民警赶到拥堵路段,借助地面辅道,疏导高架下匝道车辆。仅用了不到十分钟,高架下匝道恢复畅通,匝道口车辆不再积压,减少了对后续整条高架主路通行效率的影响。“我们的理念就是能少一秒少一秒,能减少一秒的拥堵就减少一秒的拥堵,车子能多跑一辆就多跑一辆。”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勤务处处长汪黎说。



这样的快速反应,依托的就是研判中心里的一套数据分析系统,它可以通过道路上的公共视频和AI算法设计,实时捕捉到一些路段不正常的拥堵情况,然后通过对过境车辆车速、车次等数据的比对判断,为交警部门疏堵提供预警。尤其在高峰时段,系统发现问题的速度可远快于通过接报警发现警情的效率。



“请注意,您有一条视频监测警情信息。”一条有关浦东地区的预警跳了出来,系统监测到新区东明路、永泰路路口南向北出现拖尾现象。4分钟后,民警就抵达现场进行控流疏导。10分钟后,路口秩序恢复常态。属地交警部门介绍,这样的拖尾现象,靠人力巡视发现堵点再处置会十分滞后,稍微拖延一会儿不干预,路口拥堵会很快蔓延到东西两侧主干道,影响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



在早高峰结束后,市级交警部门会梳理当天出现过的预警信息和拥堵的车速车辆等数据,重新评估高架道路可分流的节点方案。交警总队高架支队副支队长刘晓皓告诉记者:“通过数据系统对通行不畅路段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在拥堵发生之前,提前将岗位警力派驻到拥堵路段,然后提前采取措施。”


目前这套算法系统的数据捕捉已经覆盖上海整个中心城区。根据获得的大数据,交警部门已经完成了全市239个常态堵点的治理。还有一些常发性拥堵的路段,尽管改良的空间有限,但通过提取各根车道的通行量占比和信号灯配时数据,再进行路政设施的优化,也能尽可能减少拥堵的频次和时长。



在专家看来,在城市道路容量见顶,私家车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可以为精准治堵提供能多的可能。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表示:“从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组织、一直到路面管理,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解决拥堵问题问题,需要前后端形成合力,而数据的广泛使用就是形成合力的途径之一。”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恩蟾 摄像:张琦 李晞 编辑:由由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