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视频 | 云南部分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 心虚?掩耳盗铃?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7-18 20:04

暑假来临,云南旅游也逐渐火爆。不过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朋友圈爆料称,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因为持有记者证,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


新闻从业者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团购了一单云南游,在与平台客服沟通出行事宜时,多问了一句:“有记者证是不是有优惠,免门票?”没想到,对方马上来电核实自己的身份,确认后建议不要跟团了,说这种旅游团肯定经不起推敲,他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怕丢了工作。



这一情况属实吗?今天上午,看看新闻记者也拨打了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到的旅游团导游电话,询问云南跟团游的价格,导游非常热心地为记者做了线路推荐。不过,当记者询问有记者证能否享受相关门票优惠时,导游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表示没有适合记者的团,并很快挂断了电话。



这种现象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呢?记者又拨打了昆明某旅行社的客服电话。对方称,跟团游的时候,不要跟导游提自己是记者,否则所有的团都参加不了。


除了拒绝记者,很多低价旅行团也禁止律师参加。看看新闻记者今天上午拨打了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电话,对于旅游团拒收“敏感行业”客户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称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向12345热线电话举报。


有业内人士称,因为害怕被“挑刺”“曝光”,旅行团索性就将记者、律师、导游一律拒之门外,这种情况在低价旅行团中几乎成为了“潜规则”。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旅游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未对旅游者或消费者的群体予以限制,该低价旅行团的行为限制了特殊群体的权利,剥夺了特殊群体作为消费者单位选择权和知情权,已涉嫌违法。



想要零差评、好口碑,拒绝记者律师等职业人员参团,是否涉嫌违规不说,做法本身就是掩耳盗铃,在这个人人都能拿手机拍摄的年代,能堵得住众人之口吗?不过这些旅游团的做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些人还是想靠着低价团、购物团牟利,想把这份见不得光的生意继续下去。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文智分析说,过去云南那些低价、低质团产生了很多问题,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业习惯,部分导游和旅行社经营人员都习惯于低价吸客、加项目吃回扣、走量不走心的盈利方式,导致整个产业链条从旅行社、外包导游到接团单位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都无形中被无限拉低。现在,云南旅行社行业还是没有从传统盈利模式上解决根本问题,从业人员也没有大的素质提升,反而是针对记者、律师和一些善于维权的游客,采取行业私下共谋、拒绝接待敏感游客等这种堵防行为,这种怕被揭短、怕被维权的意识会进一步加剧行业问题,更加阻碍行业进步,更加拉低当地旅游口牌。



类似事件几年前也曾被曝光,在网络引发热议后,相关产品被下架,还有旅行社因限制消费者身份而被处罚,然而多年来,类似情况却频频出现。打开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旅游购物,可以看到五百多条投诉,投诉内容最多的是旅游团与宣传不符,安排了很多计划外的购物,还存在强制消费。


由此看来,虽然各地旅游部门屡次出重拳,但治理成果并不理想。吴文智建议,执法部门应改变以往“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的做法,从根源上、从未来旅行服务模式创新上、从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真正学会在高质量服务上赚钱,而不是靠吃回扣、靠欺客宰客赚钱,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回到一个比较良好的循环中。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李荣康 陈昱卉 阮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