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美欧不重视的航天育种,中国为啥要坚持?(上)
一看就懂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秦忆
2024-12-21 17:20
这是两颗大豆,你能看出它们的区别吗?这颗叫“克山1号”,它的种子,单产量比这颗高一倍,而且它能比这颗榨出更多的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很多年前,这颗大豆的种子,去太空里呆过几天。
用航天器把种子带上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的影响,让种子的基因发生变化,再送回地球筛选培育,这就是航天育种。
2024年11月,我国实践19号卫星带着最新一批、载荷创纪录的300多公斤“太空种子”返回地球,进行下一步培育。中国从1987年开始研究航天育种,甚至为它配备了世界上唯一一颗专用卫星“实践八号”。而最早启动种子航天搭载研究的苏联和美国,一直未开展规模化的航天育种。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做呢?
“民以食为天”。要生产粮食,就得有种子。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种子需求国。
过去十年间,中国种子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向中国出口种子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14亿人口,10亿农民,5000年的农耕经验加上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为什么还搞不定种子这点事儿?
1、科学育种,中国输在了起跑线上
1万2千多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学种地,从随手一扔的野果核和野菜籽中,慢慢发现,有些种子长出来的食物更多更大更好吃,于是就把这些留下继续种。这就是人类最早通过经验来驯化育种的方法。
一万年就这么过去了。19世纪中期,奥地利布隆的一座修道院里,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孟德尔,因为家里太穷,辍学来当修道士,院儿里管吃管喝。孟德尔从小就喜欢跟在老爸后面种植物搞研究,所以到了这儿,他就挖了一片地,研究怎么种豌豆,顺便也给自己加个菜。经过8年的实验,他终于在豌豆里发现了遗传学的重大规律,从此,西方开始进入用遗传学指导的育种阶段。
中国那个时候在干嘛呢?掐指一算,咱们那时候是大清帝国的后期,内忧外患不断,哪有什么精力和实力搞科学?所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都基本停留在驯化育种阶段。
也就是说,用科学指导育种,中国落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这一下,就落后了50年。
2、袁爷爷拉回来的差距,美国用什么又拉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大步追赶西方的育种技术,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不仅让14亿中国人都吃上饭、吃饱饭,更被公认为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改革开放使中国科学家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看一看,学一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的育种水平提高很多。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告诉我,目前我们水稻、小麦品种基本上已经100%国产,单产都是世界领先,小麦单产比美国高60%以上;玉米种子的国产率也达到95%以上。这三大粮食的自给率高,可以保障我国在经历战争等极端情况时,老百姓吃饭不成问题。
但是,我国还有不少蔬菜品种,尤其像西兰花、甜椒这些高端蔬菜的种子仍然依赖进口。再看我国种子的出口,2023年只占全球总额的2%,仅列全球第十,种业整体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怎么会这样呢?
这就得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兴起分子育种,这种方法要求分工明确,每个环节都有一批专人负责。我们当时育种主要靠国家科研单位的课题组,一位科学家带着几个助手,实验室、农田里来来回回跑的就那么几个人,怎么比得了国外大公司几百上千人的队伍?1994年,一家美国公司用一只番茄,拉开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序幕。两年后,美国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棉花和大豆。到2009年,转基因作物占据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而美国就是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多的国家。这期间,国外种企通过兼并收购,进一步占领市场,美国孟山都、杜邦先锋、瑞士先正达、德国拜耳这四大公司,占据了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那段时间,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因为产量高又便宜,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侵占了我们的市场不说,还为后来的大豆战埋下了伏笔。要知道,一颗小小的种子能够撼动的,可远不止我们的餐桌。
3、大豆战之后,中储粮单挑 ABCD,能赢?
中国每年消耗的大豆是世界上最多的,大约1.2亿吨。算下来,每个中国人每年要消耗180斤,也就是每天半斤。你说我也没吃那么多豆子啊?那就是你不知道了。大豆不仅能做豆制品和豆浆,还能做豆油和豆粕。豆粕是畜牧业最重要的蛋白饲料,而我国畜牧业占到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4。绝大多数国家的畜牧业都在本国发展,因为进口畜产品风险太大,一旦出现疫情贸易停下来,人们的消费和物价都会受很大的影响。所以中国每年消耗的大豆,只有15%是用来直接吃,85%都是用来压榨成油和饲料。国产大豆的产量目前可以满足直接食用的需要,但是压榨的缺口太大,只能进口。
其实大豆的原产地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豆产量超过了我们,后来巴西、阿根廷也超过了我们,这是为什么呢?俗话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农业产量的高低,一半取决于种子,种子的好坏更是直接决定出产的质量。国产大豆不仅单产量低,豆子的出油率也低,中了不赚钱,农民自然不愿意种了。相比之下,有些进口大豆的单产量是我们的一倍,而且出油率高,价格还低。从1996年,也就是美国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大豆起,我国就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现在每年80%以上的大豆都靠进口,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六成。
你要是觉得大豆的问题只是够不够吃,那你可就想简单了。本世纪初的一场大豆风波,对中国企业和产业造成的影响,可绝不亚于今天的中美半导体芯片之争。
2003年下半年,美国农业部宣布,北美地区极端天气致灾严重,预计大豆会大幅减产,而且不准备采取增产措施。这个预报一发布,美国基金大佬们迅速建仓,大豆期货价格一飞冲天,短短4个月涨了90%。当时,中国已经加入WTO两年,美国一直揪着中国贸易顺差这个事儿不放,拉着榨油企业去他家买大豆。年底中国代表团到了那儿,美国政府又拉上ABCD四大粮商,还有华尔街基金大佬们一起,软磨硬泡,拱火浇油,最后代表们高价和ABCD签订了大量订单。落笔签字的那一刻,美国队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很快,美国农业部口风突变,先是说要想法帮豆农增产,接着又说之前的统计和预报“有误”,最后索性宣布那年的全球大豆产量可能会创历史新高,华尔街大佬们又迅速跟上做空,大豆期货价格一夜跌回原点。这下,中国榨油企业的老板们傻眼了,如果硬着头皮上,每加工一吨要亏200元不止;如果违约,保证金泡汤不说,ABCD已经放话威胁索赔、禁运,还要向WTO提起诉讼,这是要把中国企业往死路上逼啊!
在那场腥风血雨的大豆战中,1000家中国榨油企业,到2006年只剩下90家。而这个时候,ABCD早就揣着收购合同在门外候着了。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中国企业,不是从,就是死。最后,剩下的企业中2/3被外资吞并。此后,ABCD垄断了中国市场70%以上的大豆贸易量,控制了进口大豆的贸易权、定价权和运输权。国内大豆压榨企业沦为进口大豆的“加工车间”,中国彻底丧失了大豆市场的话语权。
尽管后来中储粮扛起大豆“救市”大旗,一项规模浩大的大豆储备战略全面铺开,多次挫败了ABCD故技重施的企图,但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大豆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
所以说,千万别小看这一颗种子,它可不只是有没有吃、吃得好不好的事儿,而是可能牵动整个产业命运、决定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关键。为了加快种业做大做强,我国政府对内加大投入、改善机制,对外则把目光瞄准了跨国种子企业。2017年一桩震惊全球的并购案,给中国进入世界种业前列,带来了希望。
编辑: | 陈含璐 |
美术编辑: | 邱煜溶 |
摄像: | 沈亦涵 |
责编: | 潘桑榆 |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