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视频 |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点名“高价彩礼” 能否管住陋习蔓延之风?

新闻放大镜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2-15 01:29

“高价彩礼”这一现象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要求专项治理。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到,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文件发布后,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其实,这并不是中央第一次在如此高规格文件中提及彩礼问题。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首次出现“天价彩礼”四个字,“对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写入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这一章节中。此后,在2021年、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接连对农村彩礼问题进行点名。


而在2021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治理“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也成为重要议题,并将这一问题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联系起来。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将婚嫁与生育、养育等一体考虑,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治理天价彩礼”开始,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启了一系列渐进式的治理。民政部在2021年4月、9月分两批次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省、区、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实验区。而实验区的实践内容就包含治理“高价彩礼”等婚嫁陋习。与此同时,各地针对自身特点也频频出招,限制“高价彩礼”。经过四年从中央到地方的治理,农村彩礼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从今年一号文件中,我们也看到,提法已经从治理“天价彩礼”变为了“高价彩礼”。但“高价彩礼”问题被再次点名,说明问题仍然存在,且危害不小。



彩礼作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代表着对于新人的祝福。演变至今,却让本该作为民俗的彩礼慢慢变味,偏离了彩礼的初衷。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却异化成“高价彩礼”,甚至“天价彩礼”,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发这一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当地适婚男性绝对数量多于适婚女性,男性很难找对象;二是由于城乡交往更加频繁,农村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消费标准逐渐向城市靠近,比如在城市购房、买汽车等,这都导致彩礼“要价”逐渐攀升;另外,受攀比、从众心理的影响,一些地方把彩礼与面子画上等号,这也助推彩礼的水涨船高。



在普通人看来,彩礼是中国传统,是中国人情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中央一号文件中会频繁提及提及,重拳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高价彩礼”或“天价彩礼”这样一种乡村陋习,看似是个人或家庭问题,但实际上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成为了一种社会公害,当高价彩礼成为一种社会习俗的时候,每个人都深受其害。此外,“高价彩礼”会进一步的加剧社会不公平,导致社会婚姻观念的扭曲,一些负担不起高价彩礼的农村男性可能会成为“剩男”,这样的话会导致社会不公平,也会诱发刑事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高价彩礼”的问题背后,有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要根除“高价彩礼”现象,首先要坚持系统观念、多管齐下,综合采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实现一种常抓不懈的局面。当前,我们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去引导农村女性就业、创业,减少对男方家庭的经济依赖。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跟城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也会让人们在“高价彩礼”方面出现一种心理补偿的问题。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会为解决“高价彩礼”问题创造一定的经济基础。


(看看新闻Knews编辑:李荣康 张蕴昆 阮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