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古代科考考些啥?走进神秘的古代“科举”世界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峥

2018-06-08 13:40:34

这两天的高考,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是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十年寒窗苦”,希望能考取心仪的高校,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期待着早日“金榜题名时”。其实,不仅仅是现在,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考试,作为任何朝代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近日,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有一座清代考院博物馆就新入藏了一批重要的古代考卷,通过这些考卷和博物馆,让我们走进古代科举世界。





入藏的都是啥考卷 古代考场长啥样!

陕西省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首次向社会公布征集到的四大类871件套科举考试方面的珍贵实物和文献资料,其中科举试卷574件套、科举教材119件套、科举实物148件套、科举夹带30件套,共计871件套。这批实物来自古代90多个书院的考试卷子和实物资料,时代主要为明清、民国时期,其中涉及清代名人张之洞殿试策、末代状元刘春霖状元策、洪永勋殿试卷、李慎五殿试卷等,这些实物资料显得十分珍贵。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在原来1891年清代光绪年间建的考试院基础上改建而成,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县试童生秀才的考试场所。这批藏品入藏对馆内的文物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清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说

陕西省蒲城县清代考院始是一座四进四院落的建筑群,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室院、官厅等七十余间,而这个建筑风格也是当时全国最基础的县试的基本格局。蒲城在清代是陕西渭南地区渭北高原的大县,当时,周边的白水,澄城,大荔,合阳,韩城的考生都会到这里参加每年一次的县试。

“县试的人选是生员所在的地方的有名望的人进行筛选,不仅文化水平好,人品也要好,当时,周边地区推荐过来参加考试的每年有五百多名考生”

在古时候,想要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务农是最重要的。学习成为“奢侈品”,家庭一般要很殷实,有着经济基础保证。换句话说就是要有足够的教育经费。

“每到考试的时候,考生们来到县城后,考前都要沐浴,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考试的重视和一项礼数,更重要的是防止学生在原来的衣服里藏有作弊的工具。沐浴完,要换上考场为学生专门定制的蓝色的长衫,然后统一进入考场”清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介绍。





古代科考考些啥,考试试卷长啥样?

县试分为两大类,文科和武科。陕西蒲城考试博物馆,是一所四进四院落的古代县试的考场。其中文科考场在第二院落,这也是最主要的考点,武科考场在四院落。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隋朝,隋文帝时仅有策问,到了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繁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所谓的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主要格式是:破题(类似于现在论说文的论点)、承题(对论点的详细说明)、起讲(简要的论证思路)、入手(进入论证)、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用现在的话是说命题作文。”清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介绍。

而清代科举的考卷,则是统一的制式,封面印有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考试的题目,由哪个部门监考等信息,的考试,而考生信息则不填入封面。考生手里拿着的是一个“浮票”,类似现在的高考准考证,只在封面填号码,等考完,评审老师阅卷结束,再根据号码对应考生姓名。

“古代也有卷面分之说,清朝考试必须要用专门的书法宫阁体进行答题,如果用别的字体书写,则不予采用,同时,卷面还要保持洁净。所以,一手好字尤为重要。”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说

而武科考试则不需要考这么多文化课,只需要考三场,第一场是马上箭法,第二场是骑步射,第三场为文考,相比文科,试卷也相对简单,武科考的更多是兵法韬略,用现在的话说是军事理论。

“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清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说。





作弊花样百出,为了功名也是拼了!

中国的科举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到公元1905年清光绪年间废除,1200多年共有状元700余人。如果把当时科举考试按其等级划分的话,那么处于这一金字塔最顶端的则是金榜题名,而处于最底层的则是县试,通过了县试,才有资格参加府试,通过了府试,才有资格参加院试,之后的会事,殿试才有可能最终夺魁。而作为更多的读书人来说,终其一生,如果连秀才也考不上,那是极大的羞辱。

“县试除了是通往仕途的第一把钥匙之外,考中秀才还有特殊的权利。比如说,能见官不跪,免除徭役赋税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资格教书和当状师,也就是获得教师资格证和律师证。所以,为了能取得功名,尽管考前官府在考前都做了严格的防作弊措施,但仍有考生铤而走险,妄图蒙混过关。”清代考试博物馆馆长李亚茹解释说。

为了得到身份和功名,考生们也是作弊花样百出,为了功名也是拼了!虽然考前搜查极为严格,但还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最主要的有两种作弊手段。第一种就是夹带小抄。就是把提前预备好的小抄用各种办法带进考场。最常用的方式有藏在毛笔笔杆里,塞进馒头里,放进饭菜里。第二种作弊手段就是找枪手替考。因为古代没有照片,只能靠画师画的画像来比对真人,考生会找一个面貌相似的替考者替考。第三种就是买通评审官,在考卷上做暗号。例如,在文章的开头第几句用“也”“兮”“哉”等语气词做后缀,而一般这些词语和现在的标点符号相似,不容易引起怀疑,但不管怎么说,夹带小抄,还是当时考生常用的作弊方式。蒲城的清代博物馆这次就新入藏了一件极为珍贵的丝绸夹带作弊小抄。

“字是用老鼠胡须蘸着油墨写的。这个字很小,笔划很细。眼睛不好的要拿放大镜看。在一个在0.16平方米的丝制夹带上,就写有三万多字,按照当时的计算时间,要耗费三年才能写成这个夹带”李亚茹说

作弊在古代是个极为严重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识非常高的。一旦抓住,不仅会取消考生终生考试资格,还会牵连亲朋好友,邻里八乡,一辈子抬不起头。如果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发配边疆充军。





古代科考出“成语”,里面暗藏大学问

中国其实很多的成语和俗语都和考试有关,你比方说形容人生四大喜的诗词“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以及现在常说的十年寒窗苦,也是从元代高明《琵琶记》原诗中摘抄而来。而我们常常听到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耳熟能详的诗词则是来自宋真宗赵恒在赞美科举,鼓励学子们用功读书的《劝学诗》。我们听到的很多的词语和俗语,现在可能词意发生变化,但是也是来自于古代的科考制度,比如“走马观花”一词,就是唐代诗人孟郊鏖战科场,考上之后,描写考前和考后的鲜明对比,写的一首诗《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简略”变体版。在清代考试博物馆,这里有一张讲述发放黄榜宣布考试成绩的展示板,红色的“中”字,周围是考上秀才考生的姓名,很有意思。
“我们现在其实常说的口语“考中”这一个词和古代的科考制度中的“县试”有着莫大关系,古代县试后在公布成绩时采用的是在一张榜上,用红笔先写一个“中”字,得分最高着是案首,名字写在红字笔划竖的最上面,其他人成绩按照得分多少依次划圈排名”清代考试博物馆讲解员高敏说。

从隋朝创始科举制度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与封建王朝相始终,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余年,这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影响深远后世。今天,当我们走进这所博物馆,深入接触古代科举文化,或许能让我们更自觉地扬长避短。

“结合现在的高考制度,我们希望这里能给对学生传统文化上有更多的了解。目前,资料还在整理,分类阶段。预计于2018年10月全面完成“科举文物精品展”,对游客开放。”李亚茹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峥 编辑:范饱饱)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