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青少年抑郁,莫忽视心理预警

医聊+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3-02-03 09:18

 电影《深海》中,小女孩参宿想要和妈妈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但是被妈妈拒绝,有了弟弟后,又被父亲忽视,甚至忘记她的生日。在平凡的人生中,她一直得不到关注,感到非常迷茫,最后患上了抑郁症,虽然最终被救赎,但是这个懂事的孩子依旧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高达24.6%,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各方引起关注。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身体快速发育、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在此阶段,因为心理发展的不成熟、社会(学校、家庭)的个人生活成长经历的影响,部分孩子患上抑郁症,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的表现(一般男孩在12-22岁、女孩在12-18岁多见)。


关于青少年的抑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各位家长需要了解,抑郁症不是突然发生的,期间会有很多线索提醒我们。当这些预警信号出现时,家长们就应该引起警惕了。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下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及应对方法。


1、负性认知:认知是看待事情的角度,抑郁症的孩子在早期会出现一些片面、悲观的态度,即便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自尊、自信心下降。比如:在人多的地方,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认为别人都会关注到自己的不佳表现;遇到学习问题,就觉得自己是个笨孩子,什么都做不好;把家庭问题全部归咎于自己,认为全是自己的错,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2、情绪剧变:情绪低落是抑郁的常见表现。青少年抑郁与成人抑郁表现有所不同,青少年的自我感觉是糟糕的,焦虑和抑郁常常同时存在,也会出现易激惹、爱哭闹、好发脾气、冲动、烦躁不安等,甚至有时候让大人感觉孩子非常难管理,其实某些时候是青少年不知道如何表情自己糟糕的情绪。


3、兴趣减退:家长会发现,原来热爱旅游的孩子,对于旅游的到来表现得无所谓,好像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孩子可能告诉你,好像没有愉快的感觉,没什么让自己快乐起来的事,原来很喜欢做的事情,觉得很无趣。有时在大人的要求下勉强去做,但提不起劲是常有的事。


4、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会感觉青少年不爱学习,上课经常开小差,但孩子会描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不自主发呆,很努力地想学习,但老师讲的内容完全没办法接受,头脑中会出现各种没有用的想法、念头,明明知道应该集中注意力,但是无法控制。


5、行为改变:熟悉的人会发现孩子逐渐变成一个“透明人”,出现各种逃避行为。不愿上学,上学或考试前会出现头晕、头疼、腹痛、腹泻等各种身体不适;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逃避各种与人接触的环境;沉溺游戏,目前部分的研究认为沉溺网络游戏也是抑郁的一种早期表现,网络游戏可以让青少年获得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即刻满足感 ”和“快乐感”。


5、自残自伤:有些孩子比较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一直未得到有效干预将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会出现反复自残、自伤行为,在比较隐蔽的地方尤其多见,胳膊、大腿根部等。有些孩子出现强迫行为,反复啃手指、不停拔毛等情况。有时会站在窗户边、楼顶久久不动,这时尤其要警惕是否存在自杀念头。


6、睡眠紊乱:睡眠紊乱主要表现早醒、嗜睡或失眠等,睡眠异常的表现家长更容易观察到,这里要提醒一下在非上学阶段出现昼夜节律的紊乱,并非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7、饮食变化:吃得特别少,特别关注自己的体重,有催吐行为,体重明显减退,或者出现暴饮暴食,这种暴饮暴食和情绪密切相关。



当我们发现这些预警信号的时候,要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以下的应对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理解变化,接纳情绪。在和孩子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注意倾听,注意这里所谓的倾听不单单只是听,也不是单纯的给予教育评判,而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目光接触,通过语言、非语言的方式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2、技术澄清,解决问题。当我们遇到孩子语无伦次地表达或者愤怒情绪时,我们可以用剥洋葱的方法帮助其澄清问题,找到困扰的点,一般来说,青少年涉及的是学习问题、家庭关系或人际交往等。沟通中对于孩子表述的问题,不着急去下结论,不能全盘否认,试着去找找深层次的原因。


3、寻求帮助,及时转介。当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处理不了,积极转介专业机构。当然转介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要明确界定孩子的问题或行为,了解其是否寻找过帮助,如果有过,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果没有,减少个体的耻辱感。和孩子一起协商恰当的转介资源及其可行性,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予孩子肯定,寻找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积极意义,鼓励孩子尝试,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可以信赖的有能力的帮助者,必要时陪伴其去专业机构。


4、恰当看护,密切关注。这里所讲的监护包括学校及家庭系统。在学校中要有双关爱的眼睛,可以在班级或宿舍成立一个朋友间陪伴式看护小组,不让孩子心理反感,密切注意动态;老师可以经常约其轻松式聊天,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日常情况,尤其是上课、交往、学习成绩、恋爱等,是否有突发事件;可以与咨询老师一起商量,及时记录。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家长不需要轮番上阵给孩子做思想解释工作,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秘密。



写在最后,《深海》中有句台词,“幸有外界的一点善意,成为点亮生命的绚烂”。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一盏灯。


本文作者: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副主任医师 倪花

本文指导: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占归来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