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9″

视频 | 视频|衡水中学进军浙江 “高考工厂”的原罪从何而来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亚欢

2017-04-11 00:36

虽说名校异地办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衡水中学进驻浙江的消息仍让不少业内人士也大跌眼镜。“居然把衡水奉为神明,还引进 文化,简直就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浙江省教育厅的一位官员立场鲜明的发声,更是给这所学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的确,“高考工厂”“名校加工厂”……这些词语既是衡水中学的光环,也是衡水中学的“原罪”。在全社会的刻板印象中,衡 中已然是“应试教育”的典型、是“素质教育”的对立面,由于声名在外、标签根深蒂固,衡中进入浙江,很可能影响浙江“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整体形象,从此“净土不保”。


【衡水中学学生高考“百日誓师”】


客观地说,这样的顾虑和说法并没有错,甚至在当今的社会语境里,这种说法也早已成为了某种主流观点的表达。的确,应试之 害,早已连篇累牍,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难道就是被教育界广泛引用的素质教育吗?应试教育是什么大家都明白,可素质教育的面目其实还很模糊,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人才学院教授胡申生指出,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事实上,我们现在对素质教育还找不到好的典型。比如,应试教育强迫学生死读书固然不好,但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是否就一定适合所有人?


【上海大学人才学院教授胡申生】


用胡教授的话说,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放在“不共戴天”的对立面,这样的逻辑本就有失偏颇。因为素质教育虽然确实“看上 去很美”,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高考的录取,本身还是一场以分数为基本尺度的选拔赛,也是目前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公平。


因此,在衡水中学扰乱地方教育生态、唯分数和升学率论英雄的批判以外,我们或许不应该忽视衡水中学是怎么形成的,它的土壤又是什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一个竞争严酷、博弈激烈的态势下,素质教育如果只有口号,缺乏推进的路径和清晰的目标,让所谓多元化录取成为现实,那么短期内它还是无法替代应试,更无法成为改变应试教育的“灵丹妙药”。



当然,无论“衡水模式”如何高效和风行,那种对学生管理精确到极致的做法也绝非是正常教育。换言之,作为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学生的学习潜力被严重透支,“学霸被社会淘汰”的故事也绝非危言耸听。可惜的是,对于这样的现象一直都没有相对权威的调查,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数据如何,尚无从确证。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专家熊丙奇也呼吁,倘若清华、北大等名校能够跟踪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毕业生质量评估表, 因为“只育分不育人”的教育模式会对学生人格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个负面影响会在孩子未来长远的人生成长过程当中才会发现,因此这样的跟踪数据和研究将极具参考价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不断综合改革的今天,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不同教育模式的碰撞 ,或许能有助于我们对于教育现状的更多思考,这也将有助于探索未来教育模式究竟路在何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董亚欢)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