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视频 | 嫦娥五号回家!美国:2024载人登月 不带中国玩

环球交叉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0-12-18 17:21

嫦娥五号在经历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之后,带着2公斤“土特产”月球样本返回了地球。




看到嫦娥五号安全回家,我的心里觉得特别骄傲,相信大家也一样。但是对于美国等国家来说,此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不少外国媒体和机构都发来了“贺电”,给予我们高度评价。


欧洲航天局转发了嫦娥五号返回的消息,并表示 :欢迎回家!嫦娥五号!



《纽约时报》说,中国虽然是登月的后来者,但当嫦娥五号挖土成功、返回地球时,为未来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打下了基础。


韩联社表示,中国朝“宇宙强国”更进一步。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很复杂很具有挑战性,如果你了解任务过程,就能理解为何中国媒体感叹是“人类首次”。


BBC报道说,嫦娥五号所带回的样品,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月球的地质和演化历史。该任务的圆满完成,证明了中国太空探索能力的提升。


祝贺之外,有些媒体和机构却难免有点酸溜溜。


《金融时报》说,12月的某一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位于波多黎各的“天眼”坍塌了,但与此同时,“嫦娥五号”采集好了月球样本,然后展开一面中国国旗,回到了地球。历史是否会把这一刻视为一个预兆?



文章还指出,在实现载人登月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在创新思想上的投资日益减少,而中国对科研的投入却大幅增加。


某些西方媒体的酸溜溜,其实不难理解。我想,嫦娥五号给西方带来的震撼,应该不亚于60多年前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吧。


1957年10月4日,数百万美国人看到一个星星一样的物体在空中移动,那就是由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



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政府专注于研究火箭,对发射卫星没有太大兴趣。而当美国人看到苏联人发射了“斯普特尼克”号之后,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们把那一刻称作为“斯普特尼克时刻”。美苏两国也由此开始了太空争霸,拉开了人类探月的序幕。


12年后,也就是1969年,人类迎来了航天史上最重要的一刻,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



但是由于登月的投入太大,在1976年之后,美苏探月活动就此画上了句号,美国也再没进行过载人登月。很多“阴谋论”者就说,美国登月是不是假的呀?是不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呀?


而反观中国,我们从人造地球卫星,到载人航天飞行,再到月球探测工程,中国航天数十年来稳扎稳打,不断进步。嫦娥五号更是不负众望,代表人类时隔44年后再次完成月球“挖土”的壮举。


那么,在登月停滞了约半个世纪之后,美国也打算再登月。去年,美国副总统彭斯在一次演讲中宣布,美国希望在2024年之前加快重返月球,他在演讲中警告说,中国希望“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航天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17号这一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反应特别有意思,他们的官方推特上只字未提嫦娥五号,却发了一段美国“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的视频,视频当中,美国宇航员重申了美国重返月球的决心。



在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是孪生姐弟,“阿波罗”是太阳之神,“阿尔忒弥斯”是月亮之神。“阿尔忒弥斯”计划就是“阿波罗”计划的姐妹篇,是打算在2024年前,将一男一女两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希望在月球进行长期的可持续的勘探。然后呢,NASA想利用在月球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再进一步,把宇航员送上火星。目前,美国已经邀请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日本、英国等八个国家共同参与这一计划。



当然了,美国没有邀请我们。2011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限制美国NASA等官方机构与中国航天进行合作。


我想,美国不与我们在航天上合作,这并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或者难过。毕竟,科技自立自强最重要。几十年来,我们独立自主、探索攻关,靠自己写下了北斗、嫦娥、神舟、天宫这些响亮的中国名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