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视频 | 走近“转运人” “画”好从机场到社区的闭环

新闻透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慧莹

2020-03-11 17:03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关键是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从3月6日下午2点开始,浦东112名来自各委办局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成为这闭环中的关键一段,承担起守护东大门的职责,画好机场到社区间的“环线”,他们被称为“转运人”。


晚上7点,夜幕中的浦东区委党校灯火通明,这里的大堂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合地,要去机场值守的队员们,忙着穿戴防护装备,互相在后背写上名字。 



16人一组,兵分两路,分别前往浦东T1、T2航站楼;他们都是来自新区各委办局的党员、志愿者,3月6日起组成了临时工作组,吃住在党校,三班倒轮流驻守机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穿防护服工作,都是生平第一次。


8点,小分队到达T1航站楼,和白天团队完成交接,没来得及喘口气,忙碌就开始了,几小时前由重点地区降落的一架航班旅客,刚完成入境检疫,他们护照上贴有代表可居家隔离的黄色标签,目的地为浦东。登记组的人员,开始逐个记录旅客信息,确认他将以什么方式离开机场。



信息登记之后,转运流程开启;对原本计划搭乘公共交通的旅客,转运组安排了大巴,由转运人员集中送到家。而有私家车接送的旅客,转运人员会联络接车司机,并将人一路送到车辆旁。记录车牌号,并了解行车路线后放行;“塘桥城运中心吗?刚才有一位客人已经过来了,是临沂北路……”与此同时,转运员会立即与其所去街镇取得联系。  


凌晨1点不到,第一批出去的大巴转运员阮晓树,将11名旅客挨个送到后,回到了机场,来回整整4个多小时。“刚刚送好一车,这里全湿掉了。”转运员指着自己的防护服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这个团队的转运小组主力,是一队80、90后为主的“娘子军”,她们都来自浦东教育系统,是中小学老师。忙完一波等待新的航班到达时,这些“大白”“笨手笨脚”地在抽空在手机上为学生批改起了作业,“充分利用时间是吧,在这里因为戴着口罩,而且老师大多是戴眼镜的,有点起雾。”老师们说。


身着厚重的防护装备,驻场“转运人”们滴水不进,夜越来越深,无法趴伏,他们就坐着,低头小憩,等待下一个航班的旅客。防护服里,一会湿透、一会却觉着冷,记者也体会着这群守门人的辛苦。


浦东接送重点国家人员入境工作组T1一组组长王磊:“为上海守好第一道门,社区的工作压力很大,如果我们这儿松一松,他们的压力更大,守土有责,共同把压力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


凌晨两点二十分,T2的值班人员说,他们又接到了刚刚进境的旅客,“虽然只有两名旅客,但因为他们没有私家车,我们还是得用大巴送他们回家。”


这一班大巴的转运员是小学老师曹丽君,她一边联系旅客所在社区,一边和深夜回国的同胞聊天,88年的她,离开19个月大的宝宝、瞒着父母参加这项任务,她说自己是老师,更懂沟通,可以帮着缓解个别旅客的焦虑情绪。


曹丽君说:“我觉得我这样做,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的孩子们,什么是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来告诉他们,教育他们。”



这样的服务,也让境外返沪人员胡先生心里暖暖的:“挺温暖的,那么多人围着我,迎接我。”


到达第一个小区,已是凌晨3点20分,24小时值守制的居委人员早早等候在了小区门口,测温、登记、询问,叮嘱隔离事项,大巴转运人员完成交接,“确认这位客人是您这边的住户了吗?街镇接收这边签名。”


夜色中,大巴又出发了,他们还要将另一位旅客送回家;“转运人”心中都有支画笔,精心画好闭环的衔接处。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慧莹)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