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浦江新貌|杨浦滨江——从“工业走廊”到“生活岸线”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戴晶磊  师玉诚

2016-09-07 21:03:56


杨浦滨江成功“变身”


丹东路到怀德路的杨浦滨江示范段,开放近两个月了,每到傍晚,这里总是人声鼎沸。人们吹着江风,跑步、嬉戏、纳凉,也用镜头定格浦江美景,杨浦的老百姓们终于可以亲近身边的母亲河了。



别看杨树浦的居民沿江而居,其实长期以来,滨江地段与居民区完全是阻隔的。因为这里曾经是杨浦著名的工业区,拿示范段来说,500米的岸线,发电厂、水厂、纱厂依次排开,这里曾经见证了近代工业的百年辉煌,然而,当繁华退去,当"浦江三年开发"箭在弦上"之时,遍布的企业、林立的厂房一度也给土地收储带来不小的难度。



“工业走廊”搬迁难题如何解决


率先开发的杨浦滨江南段,西起秦皇岛码头,东至定海桥,5.5公里岸线,沿线遍布着30多家企事业单位,其中95%以上土地的使用人属于市属国企和在沪央企。体量大、权属复杂,是土地收储部门面临的两大难题。例如作为滨江南段唯一在生产企业,上海电气电站辅机厂就占地300多亩,牵涉员工1200多名,要让它搬迁谈何容易。



那么,该如何让这家年销售额超过20亿的企业心甘情愿"腾笼换鸟"呢?杨浦想的办法是,让企业"两头在内,中间在外"。


"双赢"模式助力滨江土地收储


企业支持政府滨江开发,政府也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双赢"模式下,滨江土地收储顺利推进,截止目前,滨江南段已基本完成土地收储。



那么腾出来的滨江走廊要如何打造,才能既保留杨浦特色,又让群众满意呢?在示范段走一走,不难发现一些被巧妙保留的历史痕迹:像在纱厂旧址建起的巨大纺织机廊桥;还有防汛墙上那别具特色的大幅标语。通过"有限介入、低冲击度开发",工业遗存就成为了镶嵌在摩登风景中的装饰。



再比如杨树浦水厂,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必须保留,但又因此阻隔了岸线贯通。于是,设计团队将用一座550米的亲水栈桥来联通两头。而原第一毛条厂遗留下来的洼地,被改造成了收集雨水的花园,起到防止内涝、调节城市微气候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将全线贯通,全面开放。未来,这里将从"工业走廊"蜕变成"生活岸线",并引入生态型、智慧型社区管理理念,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福利。



整个15.5公里的杨浦滨江,将按照先南段、再中段、后北段的三段式开发节奏进行。其中,从杨浦大桥西侧到秦皇岛的2.8公里岸线,有望在明年年中贯通。其中将穿插点缀大量有着时代独特印记的工业遗存。再结合"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三大发展理念,相信不久的将来,杨浦滨江这条著名的"工业走廊",会转型成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岸线",为城市发展人文理念写下生动注解。


(编辑:余寒静)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