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没有坎坷的人 如何讲述孤独的故事?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十三妹

2016-11-07 14:53

原本,十三幺颇为期待《一句顶一万句》。一方面,因为十三幺的父亲经历过“文革”那个年代,因而,“一句顶一万句”似乎在童年时期听父亲讲述过,另外一方面,刘震云太牛了,带着一种天生的“蜜汁”信任也非常想看看这部出自于刘家女儿之手的作品。



上映第一天,扎进影院体验了一把。出了电影院,唯一的感受就是:不痛不痒,毫无感觉。我并不觉得它坑了爹之类的,不至于,毕竟都是一家子,老刘愿意把版权给女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说不上坑。我只是觉得,刘雨霖就算小说看了20多遍,依然拍不出他父亲文字里的悲凉、伤感或者哀愁。


好好的故事,拍出了“三观不正”


影片改编自刘震云获茅盾文学奖同名作,电影主要讲述男主角牛爱国在怀疑老婆劈腿后,开始跟踪求证,并深陷一场关于“抽刀杀人”、“借刀杀人”与“放下刀刃”的内心之争的故事。


小说是真的挺牛的,当然,十三幺我也没看过。只就所见所闻所感,随便聊聊,欢迎来公众号留言探讨。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和友情观,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


描述上听来,特别高大上。人物的表达上,一定非常痛彻心扉、纠结难耐,亦或充满诸多无法超越的矛盾、爱恨。


可惜到了电影当中,并没有这样的感知。犹如“流水账”一般,当然小说可以如此,因为小说的篇幅很大,电影的表达只有限制的时间。




刘震云自己也说了,很多人寻求《一句顶一万句》的拍摄版权。但是,因为人物多、关系复杂、电影时长限制,皆没有其满意的。除了刘雨霖。


差不多也因为这样,很期待电影。可是,当你发现,电影的表达中,演员的表现也如同文字一般“行云流水”时,完全没有爆发式的冲突,没有尖锐的矛盾,除了吹鼻子瞪眼、空镜头的背景、悠扬的音乐,压根感知到毛孩饰演的这个牛爱国是一个戴了绿帽子的男人,品相上来看还不如当年的电视剧《蜗居》呢。



关键呢,片方还发了一轮通稿,稿件的标题是什么呢————“这个出轨的女人让人心疼 《一句顶一万句》热议”,好好的反映一代中国式婚姻亲密关系的故事,好好的对于故乡的一些描写,最后变成了一个女权主义的宣言,好雷。

电影中,李倩饰演的这个出轨女人庞丽娜,隔三差五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情人、老公、孩子中周旋。


没错,悲伤又无奈,中国现实中很多家庭不都是没话说了嘛。生活的压抑,不是通过台词来表现啊,也不是几滴眼泪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如何以技术手段来表现,不是十三幺的专长。但是你要问我,你有没有感觉到压抑,我完全没有。


导演好歹有一个视角去表现,小女孩也好,绿帽子男人也好,或者是选择出轨的女人也罢。没有视角,就以旁观者的角度将牛爱国的辗转像记账一样记下来了,意义何在呢?



没有体会到“欲哭无泪”,只觉得尴尬


目前,《一句顶一万句》的票房很惨。导演依然顶着爸爸的光环在行走江湖,采访当中,很是得体,中规中矩,也无纰漏。可就是,这个题材怎么也不符合刘雨霖。相信刘震云当初创作小说时定是有想要表达的内容,可到了电影阶段里,导演的自我完全一丝一毫都没有感受到。


唯独感觉到的是,刘雨霖没有经历过“出轨”,没有洞察过人物的内心。即便演员中有人曾有类似的经历,可惜,大荧幕中对于婚姻、时代、中国家庭文化的反思没有一点展露。这么评价,毒了点,可当牛爱国多年后遇见美丽的初中女同学时,只是在路边摊喝点白开水,只是在小舟上一起划划船,只是在瀑布映衬下说点鸡汤。天呐,刘雨霖的“天性解放”还没完成。




小说据说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人物关系复杂,对于家乡的描述情节浓重、感情丰沛,多年游走海外的刘家女儿,没有带回先进的讲故事方式,又没有父亲那一辈对家的依靠、依赖、反思。真的好尴尬。


十三幺最后想说,“日子是往后过的,不能别了自己的心”,电影是在这句鸡汤出现之后,渐渐豁然开朗起来的。男主人公瞬间想通,同意离婚,之前面对妻子出轨一味赌气时的表达就是摔东西、扔玩具、骂人、喝酒。这些影像化的表达,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不像中年男人。


总而言之,《一句顶一万句》一般,大胆的猜测是,导演应该从小深受父亲宠爱,没有坎坷,自然也无法叙述出父亲心中、口中、眼中的一切。一个年代、一个年纪,去讲述该有的一切,即便说其过往,亦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受人搀扶。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十三妹)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