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而立之歌⑤|朱晓明:金桥出口加工开发区魅力何在
时讯
上海市社联
2020-05-08 16:57:17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浦东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而立之歌”12集系列短视频,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浦东开发开放30年“创新之钥”。
【编者按】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的历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为什么是浦东?浦东30年来的成功实践带来了哪些启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浦东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而立之歌”12集系列短视频,带领我们一起探寻浦东开发开放30年“创新之钥”。
第五集:金桥出口加工区魅力何在
采访嘉宾:朱晓明(时任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桥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最值得记忆的、最有价值的就是“规划是金”
主持人:谈到浦东开发开放,就不能不提“四大金刚”。它们分别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这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金桥出口加工区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开发区。
金桥出口加工区是1990年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7.38平方公里。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如今的金桥开发区已崛起为高科技、现代化、多功能的现代产业园区。然而,30年前,金桥的开发却面临着什么都缺的窘境。
朱晓明: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缺经验,我们这批“开荒牛”,就是凭着一股创新精神,去面对、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金桥开发的开拓者们心目当中,最值得记忆的、最有价值的,就是“规划是金”。这个规划,大概分这么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础设施规划;第二个部分是产业发展规划;第三部分就是社会发展规划。
当年柯达中国总部为何选择落户金桥
主持人:1993年,涵盖金桥出口加工区的21张规划图汇编成册。它向每一位前来金桥开发区的中外客商传递出一个信息——浦东金桥有决心一张图纸到底,直到最后成功。
朱晓明:这个规划主要特点,可以概括成八个字,叫“产城融合”“产城分开”。具体来说,就是在发展战略上产城融合,在空间布局上产城分开。
如果一个开发区只有工业,只有产业,没有生活起居相配套的话,那就不是一个生态的开发区,所以必须要让二产、三产和住宅园区结合在一起,这样它就有发展前景。但是如果把住宅园区和产业园区完全混杂在一起,那就不利于所有居民,所以在空间布局上,在物理空间上,应当产城分开。
主持人:这里是碧云社区。它从规划建设起就充分体现了产城融合与产城分开的有机结合,也因此在2012年荣获中国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国内首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国际社区。事实上,金桥在“软环境”上的创新远不止于此。
1994年,柯达公司派了一个副总裁来华为中国总部选址。第二年,全球首家生产Six-Sigma高品质相机的柯达工厂——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即落户金桥。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朱晓明:我记得1994年他来的时候,我为了接待这样一个世界500强公司做了很多准备。没想到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金桥的教育环境如何。我就给他看21张规划图当中的一张,就是教学和医疗规划。这个项目让我深深感觉到,开发区的成功与否,是跟人文环境、教育、医疗非常有关系的。
金桥为何从未出现“烟囱林立”
主持人:在金桥,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出口加工区,金桥从未像一般工业开发区那样出现“烟囱林立”的景象。
朱晓明:我们有一个规定,就是任何一家进区企业都不可以自己建立锅炉房和烟囱。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办法,叫做“一个烟囱”,就是在金桥合资办一个集中供热的公司。
主持人:“一个烟囱”,不仅表达了金桥开发区的环保理念,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证明,浦东开发开放“服务中国、面向世界”的理念。
30年过去了,如今的金桥已经成为上海浦东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如果问“金桥人”这30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或许就像朱晓明教授所说的,“当初我们是什么都缺,但是有一样不缺,那就是创新的情怀。”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