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最后一头战象》:揭开3.2米巨型象偶背后的秘密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耿博阳 朱厚真 李响
2019-05-05 19:51:54
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闭幕式上,《最后一头战象》开始了专场演出。沉重的步伐踏得地板阵阵作响,悠扬的象鸣回荡在紫红色的聚光灯下。高达3米多的战象,在纷飞的战火中嘶鸣着走向战场。观众们能够看到的这一切,都是造梦之人为他们打造的。
高达3.2米的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舞台剧根据沈石溪同名小说改编,是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主角嘎羧是一只亚洲象, 1:1巨型象偶完全按照大象等比例设计,由身体内的操偶师操纵。可以闪动的眼睛,来回晃动的象鼻和耳朵都让这头大象栩栩如生。在舞台灯光照耀下,大象肌肉的走向,皮肤的纹理都清晰可见。嘎羧的幼年时期,灵动俏皮的小象,更是惹人喜爱。
战象在操偶师手中栩栩如生
灵动的小象
为了能把最好的效果搬上舞台,《最后一头战象》舞台剧经过了四年的筹备,一年多的登台演出,数次剧本更改。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共同打造的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要圆的,是一个”国际一流舞台剧”的梦。尽管海派木偶在国内已独树一帜,上海木偶剧团也在业界享有声誉,但要在舞台上用1:1的象偶进行表演,对剧团来说依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于演职人员们来说,这次舞台剧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设计并操作剧中最大的象偶——一头高达3.2米的大象。在中国两千年的木偶发展史中,从来没有一个剧团做过如此巨大的木偶。没有任何过往的设计经验可循,也没有操偶师能够独自操纵这样的木偶。
《最后一头战象》排练现场
操控这样的象偶,需要三名操偶师无间的合作。控制象头的演员用手操控机关表演,控制后腿的演员,整场都无法看到前面,只能凭借感觉跟随。日常的蒙眼练习,除了要把感官训练到极致,也是增强三个人的默契。演员们面对的最大难关,则是重量,整个象偶重达160斤,给三名演员们的体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操控象偶的王嘉怡说,为了备战演出,他们做了特别的体能训练,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先跑五公里,接着便是各种拉伸,柔韧度训练。因为从来没有负担过如此重的象偶,最开始演员只能坚持三分钟,便需要休息,但是经过日复一日的封闭训练,演员们的体能都有所见长。正式演出排练的时候,所有的演员都可以坚持30分钟以上了。
排练间隙,小象蜕去外壳,坐在舞台边休息。邢懿就是这头小象的操偶师。她需要身穿20斤象偶,整场弯腰90度,双手撑着两只象的前腿,完成所有的表演,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表演出小象的活泼,邢懿需要戴着木偶在舞台上不断翻滚,上下跳动,仅仅十分钟,就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一年多的训练,也让邢懿的双腿上伤痕累累。
排练间隙的木偶演员邢懿
邢懿说, 自己夏天不太穿短裙,因为自己的膝盖满是伤疤和乌青,所以很不好意思把腿露出来。
年轻的85后木偶制作师冯呈祥,负责这次战象的制偶研发。为了减少演员负重,设计团队用不锈钢、碳纤维和木板撑起象偶骨架,并由一种特殊泡沫拼接成身体。然而即便如此,承重最重的一名操偶师仍然要扛起100多斤的重量。为了将大象的操控性、动作、表情细节做到极致,短短一年多时间,象偶的设计,已经更迭了五代。象鼻子和耳朵的灵活摆动,则得益于设计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的科技研发小组。他们结合机械科技,使操偶的一些局限性得到延伸,一些高难度的细微动作,得以灵活自如地表现出来。
冯呈祥介绍说,在制作木偶的时候,每个细节他都会注意,在大象愤怒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耳朵往前扇,大象在进攻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尾巴伸直,这些细节,都是他们在近距离接触大象的时候学习到的。
对演员们来说,每一次训练,都是在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支撑他们的动力,是圆梦,将《最后一头战象》推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舞台剧精品。
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说,他们正在正致力于把上海木偶剧团打造成一张文化名片。上海木偶剧团和海派木偶戏最大的优势,就是要做别人不能做的。
白玉兰艺术奖闭幕式当天,数百位观众亲眼见到了巨象。看过《最后一头战象》的观众,除了对以假乱真的战象赞不绝口,更被舞台一流的视听效果震撼。舞台视觉效果请到了英国多媒体设计团队59 Productions与中国团队合作,之前震惊世界剧坛的《战马》的多媒体视觉便是出自他们之手。“战象”的配乐创作团队也十分“奢华”,由作曲家彭飞联手中国首获格莱美奖的录音师陆晓幸操刀制作。
震撼的舞台效果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介绍,这次国际团队的引进,是希望能够以国际先进的审美和设计技术制作,打造上海出品,打造上海制造,希望能将整个上海高水准的舞台剧制作呈现在观众面前。
《最后一头战象》的演出在一片掌声中落幕,所有人为之付出的汗水,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应有的收获。藏于木偶下的演员们也终于在观众面前露出了真容,迎接满场雷鸣般的掌声,接受这属于他们的礼物。邢懿说,成就感是由内而外的,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历经了多少的磨难和艰辛。
评论家毛时安表示,《最后一头战象》舞台剧让全世界的观众了解了上海舞台艺术达到的水准,也感受到了中国舞台艺术达到的水准。
对于《战象》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它还将承载着中国的故事和情怀,走向世界各地。
演出谢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耿博阳 朱厚真 李响 编辑:范燕菲)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暂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