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视频 | 故宫海底总动员 乾隆最爱《海错图》登陆豫园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 记者 王琳琳

2019-12-08 18:32

苍龙七宿,黄鱼化鸭。锦鲤跃出,幻化成龙。8米巨幅海洋全览投影在眼前铺开。随着启动卷轴徐徐展开,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园正式拉开帷幕。12月6日起, 这一承接了300年传统文化的公共教育类多媒体综合展将在上海落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览。展览以故宫博物院文物《海错图》为蓝本,采用交互式多媒体数字化系统,1000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出30多件海错图系列作品,围绕海错图、故宫等元素打造公共教育科普展览新理念,让科技赋予古代科普读物灵魂,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

 


《海错图》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间所著。“错”,即为种类繁多的意思,早在汉代,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海错图》作者聂璜走访民间,考察沿海的生物,探访海客,将生平所见所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于1698年完成这部宫廷奇书,并于1726年编入皇家书库,深受乾隆、嘉庆皇帝青睐。2014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清宫海错图》,这部沉寂数百年的旷世奇书得以“走出宫墙”,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妙趣横生、纷繁复杂的海底世界。



去年《海错图》在网络上爆红,被戏称为“乾隆年间的《海底总动员》”、“乾隆皇帝的睡前故事”,相关的书籍和文创产品卖到“飞起”。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是故宫博物院与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在文教领域的首次合作。故宫博物院对于IP授权的开发合作非常严谨,每一个作品及背后的文字,甚至每一个动画分镜都请到相关专家审核,确保展览的严谨和趣味性。整个展览耗时近一年,展厅内动画制作部分花了3个月,主办方对于《海错图》等历史相关文献的研究时间则花了7个月。展览于7月在深圳进行了首展后,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展厅中8米巨幅海洋全览投影在眼前铺开,墙面上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古代海洋景观,锦鲤跃出,幻化成龙,这种沉浸式的入场仪式结合展厅内丰富的动画场景,加上各类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古人的想象世界一览无遗。“苍龙七宿”“黄鱼化鸭”等海怪传说巧妙讲述古人“化生说”的奇思妙想。

 


展览同样综合了科普教育文化知识普及的各类活动,在致力于开发想象空间的同时连接当下城市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背景,打造了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游戏关卡:“海鲜小当家”、“海怪生成器”,科普数字游戏则是联系到了中国清代渔业与海洋生物可爱的习性此类百科类的拓展知识。展览中的“幻影潮汐”部分,通过数字沙盘+3D Mapping 投影技术让观众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探索《海错图》中鲜为人知的海洋秘密。

 


本次展览是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首次登陆上海。展览期间,主办方和豫园商户联动,推出故宫海错套餐、故宫海错文创产品等,在豫园灯会期间,也将制作出自《海错图》中“海怪”形象的花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闫宏斌指出,运用多媒体和数字科技,将《海错图》这部故宫藏品,以青少年和年轻人喜爱的形式翻译和呈现出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在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上的一个突出案例。 策展人龚辛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将不同的文化包容并蓄,超越时间空间,让文化的传承教育突破地方的局限,让故宫、豫园、海错图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文化上的纽带,打造公共教育科普类展览的文化品牌。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编辑:爱华)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