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视频 | 脱贫攻坚聚焦社区融入 沪遵携手共同富裕之路

时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涛 林羡徳

2019-11-30 15:22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十八大以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4.3%,减贫人数创下全国第一,这其中上海与遵义通过精准扶贫,深化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等东西部协作的工作成果也奠定重要基础。经济生活面貌一新,山里村民也成为社区居民,社区融入能否适应,未来发展如何持续?我们把目光聚焦这些易地扶贫安置的新居民,了解沪遵携手同步小康的“后半篇”文章如何成就?



这里是张应芬夫妇的小卖店,也是她一家六口人居住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因为丈夫受伤丧失部分劳动力,自己又有残疾,遵义凤冈县安排他们一家住在一楼,120平米的房子被特别允许商住两用。

贵州遵义凤冈县凤翔社区居民张应芬说: “现在收入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山上家里到这个时候,连一包盐都买不起,现在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政府都免了一半。要是在老家,供三个小孩读书根本读不起。”



从山里的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张应芬一家人都幸福满足。只有从这一张精心装裱的相框里,我们才能看到当年他们居住的房子破败不堪,两年不到,家庭年收入达到万元,比以前翻了一倍。65岁的老母亲每天到社区扶贫车间的鞋厂做工,对于每月500元的收入,老人家更在乎的是一种乐趣。

在遵义凤冈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方位配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人力市场、社区医院、创业园等,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从山里村民城市居民的转换。搬得出,怎么才能稳得住?成为当地干部社区管理工作的重心,遵义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张圣莲书记面临同样的挑战。

贵州遵义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圣莲介绍:“家里壮劳力都是家里顶梁柱,都要外出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孩子和病残,家里都很头疼的,所以我们社区睦邻中心,重点关注这一个群体,孩子和老人,把他们这个群体关注好,家里人外出务工打工就心安。”

胡卫东,是一名来自上海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志愿者,也是遵义湄潭县田坝社区睦邻中心的项目负责人。

上海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志愿者胡卫东表示:“更重要的是把上海社区治理、社区融入的理念带到这里,和居民 居委会干部,共同把杨浦睦邻中心进行本土化探索,更好促进移民社区融入,我们的目标把睦邻中心建设成凝聚民心、团结互助,居民自治这样一个居民之家。”



除了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沪遵两地开展扶贫协作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服务,把社区管理内容精准对接,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社区融入发展带入一个更深层次。在社区睦邻中心,从爱心暑托班”、“四点半学校”到“敬老爱老”互动慰问,居民文化节,这样的扶贫合作不仅提升当地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丰富了社区生活内容,更稳住了当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心灵家园”。

正安县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上海援建的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就是聚焦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幼儿园,360名学龄前儿童大都来自大山的贫困地区的搬迁居民家庭。



2018年7月,杨浦区第二艺术幼儿园与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展开支教帮扶,以上海的学习、生活、游戏、运动四类活动教材为参考,上海幼儿园教师“面对面学,手把手教”,一年时间,原来好动爱玩,缺乏专注度的山里儿童,不仅改正了不良习惯,学习的眼界和体验更丰富了,

贵州遵义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教师严蕾称:“以前我们这里觉得学习就是写几个字,现在我们班的家长就有很大的转变,结合了上海的课程以后,家长现在就不是仅对写字来作为我们老师的要求,很认可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习这样很好。”



截止到2019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已经累计搬迁入住132万人,规模和数量创历史之最!“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持续发展,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而这些改变不能只发生在贫困人口的成年人身上,孩子更是这里美好的未来。

上海援黔干部、贵州遵义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表示:“但是搬出来第一步,如何稳得住能致富,这是我们更要考虑的,医疗和教育的配套是关键,通过援建不仅仅是一个硬件上的建设,而且上海的老师来参与教学,能带来上海最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的是下一代,改变的是贫穷的代际传递。”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涛 林羡徳 编辑:范燕菲)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