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视频 | 40年·瞬间30:哪怕丢饭碗他们也要为厂里打call

叩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晔 游明灵 唐熙 夏鑫 图片编辑 袁俊

2018-12-08 19:17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左下方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主是四川宁江机床厂,它在广告中表明,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包括各种精密、高效单轴自动车床等。这则在今天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有些简陋的黑白广告,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争议,用"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形容都不为过。



因为当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为人民群众所有,它不是用来交易的商品,而这则广告的刊登,直接打破了这一禁区,违背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并且打破了当时买卖双方互不见面的销售方式,以及机电产品按国家指标分配的办法,这在过去都是没有先例的。



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宁江机床厂为什么要"第一个吃螃蟹"?1978年10月,四川省率先在全国展开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宁江机床厂成为首批6家试点的国有企业之一。这意味着,在完成年终计划指标后,企业可以提留少量利润用于发展、给职工发放少额奖金等等。可即便企业自主权扩大了,市场对机床需求也很大,但宁江机床厂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


80岁的原宁江机床厂车间主任、齿轮加工专家王宗毅向看看新闻记者回忆道,当时的订单只有300台,而实际生产能力有500台,但工厂不可能单独签订这个合同,而是一定要通过国家计划一层一层下达。82岁的原宁江机床厂副总工程师李才银也告诉看看新闻记者,工厂的领导层为了打破产品和用户不直接见面的现状,决定到人民日报上打广告。



广告登出后,全国各地用户纷纷来函、来电或派人到厂里要求订货,各类信件达到八千余封。很快,宁江机床厂所有的生产车间都调动起来,仅纵切自动车床一个产品,当年产量就超过400台,随后两年的增速都超过70%。工厂效益不断提升,员工待遇也年年看涨,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江机床厂成为成都市少有的年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



以宁江机床厂为代表,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改革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等艰辛探索,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国企同市场经济相融合。


如今,国企公司制改革全面提速已基本完成,央企重组频率明显提升,截至2018年8月,央企数量已经减至96家。绝大多数都在充分竞争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联通集团等代表性央企均已提出混改方案。



国资管理方面,我国国企从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走向企业自主经营;2003年,中央和地方国资委的成立,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相分离,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随后推进的一系列改革,在坚持国家所有、分别代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授权经营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了国资监管机构职能的主要内容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完善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仅有4488亿元。到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3.5万亿元,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指数型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宁江机床厂也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员工全员持股,到引进五粮液集团下属的宜宾普什集团,宁江机床的改革之路,从未停歇。如今,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卧式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系统、坐标镗床等专业设备,其技术和质量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国有企业一直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如何在未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加快自身改革发展,跻身全球竞争的主力兵团,将是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下一站的重要课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晔 游明灵 唐熙 夏鑫 图片编辑:袁俊 编辑:小真)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列表

APP 内打开
打开看看新闻参与讨论